主题: 原创 中秋月正圆

  • 龙翔环宇
楼主回复
  • 阅读:7364
  • 回复:7
  • 发表于:2018/9/25 15:28:31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中秋月正圆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更思念远在外地的亲人。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周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朝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月,再分食月饼。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加以效仿,在中秋时节,大家围座在圆桌旁,面对着天空明亮圆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吟诗作赋,寄托情思。这种习俗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唐诗中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盘盛冰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曰:“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中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所描述:“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以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当中秋月挂中天时,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夜晚,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引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无锡庆中秋要烧斗香。在四川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月饼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制作增添了辅料,名曰“胡饼”。唐代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之名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之名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传说与神话故事流传甚广。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还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的传说,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特别困难,军师刘伯温心生一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圆饼子里,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义军中,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势如破竹。起义胜利后,朱元璋下令把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此习俗亦越传越盛。
     中秋节还有赏月吟诗的习俗。当晚酒席宴后,居家集聚在庭院或阳台上,尽享天伦之乐,欣赏一轮新月,尔后吟诵带月的诗歌。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满月正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刘禹锡的“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米芾的“目穷淮诲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还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更有赏月佳对,脍炙人口。如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还有“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此联形象生动,又嵌入两位著名人物之姓名。特别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工稳且内涵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可谓“联眼”,最具传神。谈到此联,更怀念台湾的骨肉兄弟。回首当年,与省政协、省三胞联谊会领导的台湾之行,至今犹历历在目。当年拙笔涂鸦《宝岛纪行》,在台湾的山水间,曾留下匆匆步履和悠忽身影,更留下台湾同胞热情好客的骨肉深情。台湾与大陆一脉相承,血脉相连。我们热切期盼宝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的怀抱。
     小城的中秋,金风送爽,秋色宜人。自治县成立60周年给小城带来了新的变化,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也有了新的变化,小城更加整洁靓丽。当一轮新月挂在利州的上空,人们漫步在人工湖边、人民广场、新华广场,熙来攘往。乌兰山公园,传来京戏京腔。天成观东侧广场,人声喧闹,打扑克的、下象棋的有十几拨。天成广场、人民广场、新华广场、人工湖畔,锣鼓喧天,秧歌正酣。还有跳交谊舞、广场舞、水兵舞的,亦有踢犍的、打柔力球、羽毛球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欢庆中秋佳节。当我漫步在青年街、步行街至人工湖边、人民广场,喜逢北京、沈阳、大连、锦州回家过节的朋友,他们惊叹小城的巨大变化,盛赞小城居民的和谐生活,夸奖小城街路幽美整洁的环境。
    人夸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这就是小城的中秋之夜,璀璨之夜,不眠之夜…… 
  
  • 杨柳
  • 发表于:2018/9/25 20:53:13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龙翔寰宇先生这篇《中秋月正圆》散文写得真好啊!旁征博引,说古道今,娓娓道来,讲述了中秋节历史的传说以及我国各地过中秋节的风俗活动,尤其是引用古诗句和对联,给人祥和、温馨美感,新生快意。您真是一位史学家民俗专家呢,令人叹服。
  
  • 云中飞龙
  • 发表于:2018/10/14 8:42:41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李主席的文章不愧为佳作,引用了古今中秋典故,使人产生联想,好文!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