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 喀左民族民间大秧歌源流纪略

  • 龙翔环宇
楼主回复
  • 阅读:791
  • 回复:1
  • 发表于:2023/10/2 17:14:54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喀左民族民间大秧歌源流纪略
                                                  文/李天龙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扭秧歌、唱秧歌、看秧歌,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重要民俗活动。其历史悠久性、分布广泛性、形式多样性,非其它任何艺术形式可比。它起源于上古的人类劳作,成熟于插秧和耕田等农业劳作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消灾时所唱的颂歌、攘歌有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为后世节庆活动所接纳,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至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带有综合艺术色彩的民间歌舞形式。
      我们辽西秧歌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别具一格。喀左为蒙汉、满、回等多民族集居地区,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俯拾皆是。特别是民间大秧歌,风格独特、种类繁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清王朝时,王府秧歌就久负盛誉,曾有“秧歌之乡”之说。每年正月,农民或自发或由会上组成秧歌队,举办秧歌表演已成为一种习俗。喀左秧歌豪爽、欢快、喜庆、热烈,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包容性、区域性色彩,是民间艺术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基于喀左地区过去交通不便,贫困落后等原因,秧歌艺术至今保持着古朴的原汁原味的艺术特点,被称为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典型性的民间文化瑰宝。对研究辽西民间舞蹈、民歌以及秧歌各流派、体系的滋生、演变和发展等,都具有较高的保护、研究价值。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县。喀左县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汇地带。既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汉族文化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地带,更是中原居民向北迁徙,北方民族向南迁徙多民族杂、散居住地区,其文化特征更突显其地域性和多民族性。喀左的历史就是蒙、汉、满、回等各族民众的迁徙史,喀左民族民间大秧歌的形成史,也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史。
      喀左民族民间大秧歌的形成与发展,同中原文化有着亲缘关系,是与当地蒙古族、满族歌舞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这种特色是在明清时期民族大迁徙后逐步形成的。在喀左县十二德堡镇出土的辽代石棺上绘有生动的鼓乐演奏和舞蹈图像,这是这里最早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的记录。《凌源县志》中生动记载了民国年间五月十三举办秧歌盛会的情景。甘招乡大杖子村宋殿武家谱记载:“大清乾隆四年出口外,四枝到宋家店、大杖子 (第三枝),老家山东登州府文登县回龙山积善堂。大清乾隆贰拾年正月拾柒日立。大清乾隆贰拾年二月二十九日办李龙爷 (即秃尾巴老李) 圣会。”这是喀左县办秧歌的最早文字记载。
      据口碑资料:相传蒙古族兀良哈部从呼和浩特一带东迁回定居此地时,便把黄河河套一带流行的跑黄河阵带来,即流传至今的官大海黄河灯会。清代哈达清格著《塔子沟纪略》载:“塔子沟治境者本蒙古藩封,征逐水草。康熙年间,始辟土地,树植百谷。塔子沟地方虽设立在热河之后,而民风土俗无殊内地。”清初,清政府曾下令禁止汉人到此地耕垦。至康雍年间汉商日渐增多,蒙汉语言随为沟通,感情渐厚,时蒙地多建喇嘛庙,所用人工多由河北一带招雇。教育子女之教师,钢铁之艺之技工亦多从山东、河北等汉人外聘。乾嘉年间,山东、河北一带连年荒旱,清朝有盟及此,乃与蒙王协商开蒙荒。一为屯垦戊边,一为借地养民。到光绪末年,东北蒙地大量移民戊边时,本旗已无可丈放之地。当然更多的民众是通过本地区向更北的地方求生,连喀喇沁、土默特旗的蒙古穷苦台吉和箭丁也有很多北迁了,俗称下关东。据大城子民间秧歌艺人周占桥介绍,清初限制汉民到蒙地定居,汉民若来此地,要入蒙古籍。变为蒙古族。即所谓“入旗随蒙古”。内地汉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关口,同所随的蒙古族一起来到关外。如一户姓周的(蒙古族)和一户姓张的(汉族)是一家,张家就是随同周家过来的,据查家谱已有十四代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由此可见,喀左在明朝北元时代少有汉人居住。自清初始有内地汉人出关,由春来秋走,到随蒙定居,他们同时把中原、直隶、鲁、豫、晋、浙等地汉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也随之带来。虽然后施行“蒙汉分治”,设置塔子沟厅,但在同一属地上生活的蒙汉民之间,语言、风俗、生活方式习惯,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生共存了。
      汉族的秧歌与当地蒙古族人擅长歌舞共荣。便出现了最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南公营子王府秧歌和显著地域特色的天成观皇会表演,并具有山东秧歌、河北秧歌、京、津、唐秧歌、安徽花鼓灯、河南秧歌和山西、陕北秧歌的多形态的民族民间大秧歌。
      举办秧歌会演是喀左民间的重要习俗。一是在春节期间,各营子各村庄都会办起自己的秧歌,相互拜年,自娱娱人,欢度新春,庆贺丰年。二是男女青年们一展风采,倾吐爱情,联络感情,走亲交友。三是办秧歌“赶庙会”,娱神敬神,乞求平安,驱邪避灾。解放前,全旗有喇嘛庙九十余座,另有尼姑庵、佛寺、道观等汉传佛寺共有寺庙一百余座。各村还有土地庙小庙几百座。一年四季均有庙会活动,主要庙会有:菩萨庙会(二月十九日)、蟠桃庙会、龙母庙会(三月初三日)、山神庙会 (三月十六日)、天齐庙会(三月十八日)娘娘庙会(四月十八日)、药王庙会(四月二十八日)、关帝庙会(五月十三日),天王庙会(六月六日)、龙王庙会(六月二十三日)大神庙会(六月二十三日)、盂兰庙会 (七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撒灯节等。庙会期间,既是人们参神拜庙的祭祀活动,又是人们经济社会交往活动,也是各村秋歌会相聚的赛会。著名的庙会有南公营子普佑寺(楼子庙)庙会,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花山灯会。庙中大殿月台上,搭上高架,摆上三百六十盏海灯,喇嘛先行跳鬼 ( 跳查玛舞)诵经,后由各村的秧歌队,每人手执各色的莲花灯、鲤鱼灯、虾米灯、螃蟹灯,各种蔬菜灯鱼贯入场拜佛转庙,扭秧歌。官大海铜顶庙 (吉祥寺),庙前举办大型黄河灯会,远近闻名,流传至今。甘招乡大杖子同心寺庙内供奉李龙君神像,人们称呼为“李龙爷”,即人们广为传说的秃尾巴老李。李老爷的柏木雕神像是宋氏先祖于乾隆四年(1739) 从山东文登县回龙山背来,现存已 272 年。乾隆二十年(即1755 年2月29 日) 办三月三盛会,至今 256 年。庙会为三天,期间大办伞头秧歌,也称皇会。项目有耍狮子、跑旱船、耍马叉、大脑袋人。此会全村人出动,高举旗、幅、伞、盖抬着李老爷木雕神像。三月初一去三官庙龙君拜舅,初二宋家店拜姨,初三北梁庙拜母,此庙会延续至今,远近闻名。
      汉族人集居的村庄,盛行的正月十五撒灯扭秧歌也传承至今。在元宵节夜,月亮升空后,秧歌会齐聚村旁的庙前祭祀拜庙,点燃用麻油、煤油拌木屑、棉花籽的灯盏撒向街中大路、撒向各家院落,秧歌也伴随前往,扭遍全村,唱遍村野,直至天明。大城子天成观皇会更是远近闻名,盛况空前。(详见拙作《拜颂天成观》) 这些足以看出各种庙会的秧歌活动,传承交流、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多么广阔。
      秧歌是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民间娱乐活动。至今还没有一种文艺活动能够替代,足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这一浩大的民间活动。清代喀喇沁左翼旗札萨克衙门,当初对办秧歌由禁到放,后支持大办,便形成了周围村庄的王府秧歌,闻名于世,独具汉蒙满风情,流传至今,堪称精品。据南公营子镇南村民间老艺人刘汉文介绍:他家的祖籍在山东登州府文登县,家中遇难后,先祖到北京天桥街头卖艺,被喀左旗王爷雇请做保镖,护送其回旗王府。因护镖有功,留在衙内任武术教官,并与王爷结亲。其后人一直在王府做事,又是著名的秧歌艺人和会首。在清末明初时,曾请北京、天津、乐亭、玉田等地的艺人来教习秧歌、高跷和耍狮子、扑蝴蝶等。这些艺人带起周围营子的统一风格的王府秧歌。每逢春节,各地的秧歌会去王府衙门拜年,取悦王爷,取得封赏。如当时九佛堂村村长蒙古族人白桂率秧歌队去王府衙门拜年,不但在表演中既有歌有舞,大场穿插,还在小场时演唱梆子、京剧大幅唱段,受到王爷的赏识,王爷当即表示赏给几箱戏装,让他组建戏班,这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白桂班。
       在解放初期,随着人民解放军和土改工作队到来,全旗兴起大扭解放大秧歌,即陕北延安风格的地秧歌、打霸王鞭和耍大头人形成了逢年节必扭,逢群众聚会必扭的传统。秧歌活动一直从土改、公私合营、合作社、公社化、四清、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历程。高跷、地秧歌,曾一度由耍公、伞头打头领舞,变成了工、农、商、学、兵的角色,掀起了一场新式秧歌的风潮。在文革中,各地秧歌会也被“红色革命”、如“送宝书斗牛鬼蛇神、批走资派所代替。秧歌会中充斥了过多“左”的影响,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秧歌又在喀左大地上恢复了历史传统的风貌,并伴生出城乡健身秧歌的热潮。
       新中国成立后,喀喇沁左翼旗委旗政府,非常重视秧歌活动,大力支持各区、村的民间秧歌活动,利用秧歌进行社会宣传。自治县成立后,凡新年、春节、重大集会和自治县逢五、逢十年庆祝活动与那达慕大会上,都有秧歌表演。《喀左县利州之春民族民间秧歌汇演》连年举办。几十拨秧歌,几千人的队伍同时舞动表演,上万名观众在观看,宏大热烈的场面,使人流连忘返,大有不看秧歌不罢休之势。秧歌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喜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企盼是不可替代的。
       近几年来,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喀左民族民间大秧歌的发展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全县各乡镇、村,每年正月十五前都要举办秧歌会,乡镇还要举行秧歌汇演。县委、县政府每年正月十五前也都举行全县规模的秧歌会演,规模宏大。近几年来,农村富裕了,大秧歌还成了常年的娱乐项目。每到夜幕降临,人们就穿上秧歌彩妆,拿上扇子到指定的地点集合,灯光一亮,音乐一响,人们就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成了乡镇街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县城的秧歌表演,每天晚上在人民、天成、新华、双桥等几个广场都有秧歌表演,供市民休闲健身娱乐。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春节期间,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演艺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了民族民间秧歌艺术节暨天成观皇会。天成观皇会是蒙汉满等多民族共同参演的综合性广场表演艺术。以前,天成观皇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时间为农历四月二十七至二十九三天。皇会分为十道会: 分别为中幡、马叉、英雄会、花钵、背阁、高跷、纺车秋千、腰鼓 (跨鼓)、抬歌、霸王鞭(英雄会)、銮舆会 (药王出巡仪式)、韶音会(逍遥会)。天成观皇会是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武术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族民间表演艺术,是北方汉民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典型,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天成观皇会已停办一百多年。举办传承保护至今的“天成观皇会”,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展示地方民族特色的辉煌硕果,也是打造喀左文化旅游品牌,扩大喀左社会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喀左、关注喀左、支持喀左加快发展,喀左的民族民间艺术事业也一定会走向灿烂辉煌。

       附记:《喀左民族民间大秧歌》是县政协九届委员会编辑,由县政协主席李天龙主编的翔实的资料性书籍。以其严谨的编写态度和丰富翔实的图文内容,为基层文化活动提供了教材与资料。编辑历时三年时间,县政协原秘书长陈福奎作了大量工作。全书计53万字,于2012年4月印刷,付印5000册,较短的时间内即一抢而光。后经《辽宁民族出版社》改编为《辽宁民间大秧歌》,印刷5000册,分发给全省乡村文化书屋、图书室,受到了一致好评。对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当地群众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共建人类文明家园,推进和谐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龙翔环宇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23/10/3 21:32:56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请各位朋友指正,顺祝吉祥如意。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