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分享]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 白云sfg3850152
楼主回复
  • 阅读:966
  • 回复:0
  • 发表于:2006/2/28 6:31:46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只靠政令、刑律去治理国家,百姓只能被动地去遵纪守法,而不能够有廉耻之心,不懂得为什么要自觉地去遵纪守法,是不能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的。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够用礼法去约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规范,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那么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孔子认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
  为了使教育有效,孔子非常重视以封建的道德标准作为治理国家的准绳。子路问他“为政”应该先做什么?他说:“必也正名乎” 接着解释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政必须从正名开始。因为名义不正,那说话就不在理,说话不在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办不成,礼乐制度办不成,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所以君子用一个词,必须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有理的话才能够行得通,所有君子说话不能有一点马虎。孔子主要的道德标准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也就是要求人们遵守封建秩序,上下有序,不能越轨,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治理,他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段话说明孔子认为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做得正,谁敢不端正呢?又认为领导人自己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自己的行为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非常重视身教的作用,他还直截了当地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领导人想把国家治理好,百姓自然都会好起来,领导人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用好比草。风向那边吹,草就向那边倒。实际上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要靠领导人的作风,要靠榜样的作用,而不是依靠刑律,所以他说:“子为政,焉用杀”。

      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又如他谈到军事时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又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意思是说必须对人民进行长期的军事教育才能让他们去作战,否则,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等于抛弃人民。由此可见,孔子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把教育放在首位,当然他也看到了各方面的关系,认为只有足食、足兵,人民才能信任政府;人民富裕以后,就应该进行教育。今天来看,孔子的这些思想都是比较可贵的。有人认为孔子把“民信”放在第一位,过分看重教育的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去兵、去食,也就谈不上民信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的记载,就可以知道孔子的原意并不是片面强调“民信”,而是说只有“足食”、“足兵”才能取得“民信”。只有在取得“民信”的条件下,必不得已才谈到“去食”、“去兵”,但“民信”决不可去,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口很稠密不禁称赞:“人口好多啊!”冉有问他人口多了,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应该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如果富裕了又该怎样呢?孔子说,让他们受教育。孔子虽然在这里谈到了先富后教,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颜渊》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里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而在这三项之中,必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他认为“民无信不立” “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说明他对于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又如他谈到军事时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又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意思是说必须对人民进行长期的军事教育才能让他们去作战,否则,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等于抛弃人民。由此可见,孔子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把教育放在首位,当然他也看到了各方面的关系,认为只有足食、足兵,人民才能信任政府;人民富裕以后,就应该进行教育。今天来看,孔子的这些思想都是比较可贵的。有人认为孔子把“民信”放在第一位,过分看重教育的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去兵、去食,也就谈不上民信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的记载,就可以知道孔子的原意并不是片面强调“民信”,而是说只有“足食”、“足兵”才能取得“民信”。只有在取得“民信”的条件下,必不得已才谈到“去食”、“去兵”,但“民信”决不可去,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