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转贴]论教育的对象

  • 白云sfg3850152
楼主回复
  • 阅读:708
  • 回复:0
  • 发表于:2006/2/28 6:32:44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他所以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首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学在官府”已转变为“学在四夷”。也就是说,当时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由于社会条件的转变,已经转为向民众开放,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众还不是被统治的劳动人民,而是指士民阶层。其次,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主张学而后知,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虽然孔子也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这类话,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因为环境与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被人尊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论语》中多处谈到他这方面的观点。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孔子才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主张,他所说的学而后知的观点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当然,他这种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受着剥削和压迫,连饭有时都吃不上,更谈不到去受教育,如果说能受到一些教育,也不过是统治阶级对他们进行奴化教育,使其不敢犯上作乱,真正为人民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也只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而已。
  孔子不仅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他的主张,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确实对我国教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不少处于下层的人士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论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行“仁政”,认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儒,这种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思是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了。君子就应该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么是仁。所谓“仁”就是“克已复礼” ,也就是能够用礼来约束自己,就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也就是“爱人” 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他假若有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孔子说,如果能那样,就不仅是仁道而且是圣德了,连尧舜那样的圣人都难以做到。那“仁”是什么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也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前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由此可见孔子讲仁并不是讲些空道理,而是讲要去做能够实际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好事。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又有治国能力的人。回答子贡怎样才可以叫做“士”时,他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也就是说能够用羞恶之心来约束自己,出使外国能够完成任务,这才能够称作士。孔子既然对君子的要求很高,他认为要能成为君子就必须是热爱学习的人,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说去作官的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成绩优秀了,那才能去做官。他把做官和学习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去做官,要想把官做好也必须学习,尽管这句话后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孔子主张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重视学习,这和他的理想是一致的。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就是说孔子认为如果由他去选择人材,他主张用先学了礼乐知识的人,而不用做了官才去学习的人。他这种重视用学习过的人去做国家官吏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在封建时代这种理想很难实现,但对我们古代的吏治也曾起过积极作用。

来源: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