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童年,那些个匪夷所思的人和事

  • 会飞的雨滴
楼主回复
  • 阅读:1347
  • 回复:10
  • 发表于:2010/1/6 10:36:40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童年,那些个匪夷所思的人和事­
             (关于二杖子的这个或者那个)­
我真的不确定,在这样一个零零散散的篇章里面,是否有一个逐渐长大的我。抑或,一个洞若观火的眼神,或者,一个见怪不怪的行者呢?­
有那么一天,在家,萎在炕头看电视,有一搭没一搭的。突然,电视里面传出来一个词组:启蒙。对头,一定是这个启蒙。听着就感觉好玩死了。突然,时光嗖嗖造到卧虎沟中学,我当时初二,小处男一个。很多家境贫寒的学生,基本上不考高中,考中师。因为,考上中师,就有饭吃了。家里的负担就减轻很多。那一年,据说有点败家的出题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我的启蒙老师》。很多同学那是铩羽而归。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启蒙”究竟是什么意思。让我等学校的老师大跌眼镜呀。就这个破“启蒙”估计可以让我记一辈子。­
关键的问题是:究竟是别人启蒙了,还是我今后可以启蒙别人?或者,彼此启蒙吧。­
往回走,我的车杖子小学。那时候,我老有出息了。功课没的说,咱也不调皮。班主任叫张雅琴,我终生难忘的老师。老师不但课程教的好,对我们的感情,几乎就母亲和子女的关系。有一次,考试,组词,用“厨房”的“厨”字,要求组两个。班级里面二十几个同学,没有一个全部完成的。当时应该是三年级,二课本上只有一个词:厨房。同学们当时倒是组了一个:厨子。但是,老师都没有给判对。这绝对真实。因为,那个时候,同学们还不知道“厨师”的另一个马甲是这个。我们组的这个“厨子”其实是“橱子”,绝对是两码事。可见,当时那个年代,人们包括大人的知识量了,还有就是:没有人注意到知识的更新,要是在现在,小尅死!­
“害口”这个词也有点说道,当时,经常听见村里的准育龄妇女说这个词,我们不知道什么意思。她们习惯地说:这嘴里呀,这几天没滋味,跟害口似的,总想吃点酸了。于是,小孩牙子也学话,“妈,给我摘几个杏吧,我嘴里没滋味,八成也害口了。”大人们就笑,这笑,有点莫名其妙。当然,几天,我们知道了这个专有名词的意思。­
有两个字,应该说道说道:重,出。村子里有文化的人说这两个字的字音都读错了。理由非常到位和具体。“重”理应读作“出”,因为它是由“千”和“里”组成的。而“出”应该读成“重”,原因很简单,你想想看,两座山压在一起,当然重了。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小小年纪的我可是琢磨好久好久呀。文化人就是文化人,想法怪异,剑走偏锋。可惜呀,在我们村子耽误人才了。
正月天,村子里要办会的。也就是扭秧歌。据说:扭秧歌的是傻子,看秧歌的是魔怔。这是我后来听说的。有点不严肃。特别是我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后,觉得这样说我们的民间舞蹈艺术,简直是天理难容呀。我们村子里也有旱船,说到旱船,如今知道的人就多了起来。当时,我好奇,北方的小村几乎很少有河流,它远远地避开我们的生活,就是有,那也是季节河。我就想,为什么我们的艺术样式里面有旱船呢?它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感情?是资产阶级的还是无产阶级的?­
这事情一直郁闷着我,头发白了,也没有想明白。紧跟在后面的还有女孩子的名字。这也要说道说道。我们先不要说她们的标准名字,俗话“大号”,单是一个乳名就可以看出,要不:冬梅,要不:春梅,最最不济也是:小梅。这“梅”字,泛滥成灾。成年后,我们知道,这梅花呀,只有南方有,北方的绝对是赝品。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大人们喜欢让自己的宝贝闺女的名字里面有个“梅”字呢?此题无解?­
时间再往后走,慢点走。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你,我,他都是从哪儿来的。要在今天,门清。但是在过去,这问题一直困惑着我 ,顺便也困惑着老李家的相生。于是,问大人:妈,我是哪儿来的呀?妈先是纳闷:这孩子,怎么问这样一个问题?但是,我们一直问下去?问的大人烦了,就告诉我们:你,还有三,四,都是我从后河沟里捡来的。我们以为是正确答案。吃完饭就叫上小伙伴,奏啥去?去后河沟捡小孩子去呀。后河沟不远,就在李国学院墙外。仔细找呀,哪有什么孩子呀?都是死猪死狗啥地。于是,我们糊涂了。好在糊涂的时间不是很久。­
当时,差不多家家都有广播。在被窝里面,很早就可以听见卧虎沟公社广播员的甜美的声音。“卧虎沟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第一次播音”,最后接着说“这次节目播送完了。”其实这个广播员我们都知道名字,因为她是姥姥那个村子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这次节目播送完了”我们总是听成“这次节目JB完了”.每当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就笑成一团。最喜欢她播送这样一条消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晚上公社有电影,上演的影片是。。。。。。”广播员叫毛彩霞,她爱人后来成为我们的文化站长。­
村子里有两家,结婚很多年,一直没有男孩。于是,领养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是殿军大哥,领养一个女孩子。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小文总是用一张红纸或者红布包着一块石头给他家送去,殿军家大嫂子就将这块石头藏在柜子里,才几年的时间,领养孩子的两家都有了自己的儿子。我们不知道他们能最终有了自己的儿子和他们主动领养别人的孩子是否关系。也许有也许没有。­
我小时候,随过礼,就一次。我母亲领着我去的。那天,我疯玩,头撞在队部的牛栏杆上了,时候不大,在我的哭唧唧伴奏下,额头起了大包。于是母亲说:别哭,我领着你去吃肉疙瘩去。在饭桌上,我记住了“三尖”和“白片”。这两个菜名字的由来我一直没有查到,为什么同样是猪肉,却有了不同的名字。后来虽然看了一位作家的文章,但是他的解释我是不敢恭维。“三尖”,他说是切成三角形,碗底放上土豆。意思难道是说,切成四角形,就“四尖”呗?真真的郁闷。这个“白片”,他解释的更雷人,说是猪肉下面用白菜片托着,听听,这没处说理去。但是,如今我们当然认识“三尖”和“白片”,也知道它们属于硬菜。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称呼?也许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就是这个“肉疙瘩”的名字,起的也让我不放心,明明就是炸的土豆丸子呀,糊弄那个傻小子呢?如果孩子没有跟着来,一般情况下,当母亲的都会用白菜叶给孩子加几块“三尖”或者“白片”,当然她加的是自己那一份,数量有限。同样是来随礼,不能就顾着你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在我的童年,匪夷所思的人和事很多很多。。。。。。
  
  • 女飞车
  • 发表于:2010/1/6 11:44:09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才,童年的困惑谁都有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明白了,有的还在困惑中,没想到楼主这样有心,至今仍在研究中。不愧作家,专业,欣赏学习了。愿你永远有一颗童心,永远那么快乐。

(0)
(0)
  
  • 青龙河
  • 发表于:2010/1/7 7:14:31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先生家乡卧虎沟我去过,所以亲切,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喜欢这样回忆童年的文字。
(0)
(0)
  
  • 刘 敏
  • 发表于:2010/1/7 8:16:57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会飞的雨滴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0/1/7 8:32:35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上诸位朋友阅读这样的文字。顺祝冬安!
(0)
(0)
  • 心灵家园
  • 发表于:2010/1/9 11:47:08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


(0)
(0)
  • 许舒颖
  • 发表于:2010/1/9 22:32:08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刚刚看到雨滴这个精彩的帖子,看得过瘾,有的也跟着糊涂,跟着郁闷,更有的一直在困惑.推荐了!
(0)
(0)
  • 一粒微尘
  • 发表于:2010/1/14 11:56:56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絮絮飘
  • 发表于:2010/1/15 11:57:10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


(0)
(0)
  • 林北
  • 发表于:2010/1/15 14:52:25
  • 来自:辽宁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想不明白。

(0)
(0)
  • 冰点米兰
  • 发表于:2010/1/15 15:38:37
  • 来自:辽宁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喜欢这样回忆童年的文字。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