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谁还在写信

  • 暗香盈袖1
楼主回复
  • 阅读:1225
  • 回复:11
  • 发表于:2011/3/13 22:02:49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们不经意间回首往事时候,总能发现许多曾经重要的东西不见了。比如中国男人穿着的长袍马褂,女人穿着的旗袍,这些原汁原味的“国服”何时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再比如书信,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写过信了。也许根本就都记不清自己的最后一封是写给谁的,内容如何。
    或许你会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了,人与人的交流有电话,有手机,有网络,还有谁会写信?然而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书信这种古老的通讯方式所凝结的诸多往事,会时常浮再在我们的记忆里。
    曾几何时,在交通闭塞的年代,书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因为对书信的需要催生一个职业,那就是信使,信使,做为一个专门传递喜怒哀乐的职业,极其高贵,二战时期,它的绿色标志,可以免遭来自任何方面的炮火的袭击。原因很简单,不论抵抗运动的官兵还是法西斯官兵,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是相同的。
    在中国鸿雁传书是古老的民间传说,流传了千百年。古人在通信手段较落后的情况下,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书信包含了人们很多情感因素,每一次收发,其实都是一种情感的对流。所以,心与心因为有书信,离得并不遥远。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书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时刻,书信,诉说着满腔挂念情衷却无处可诉的悲伤与无奈。“一行书寄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的诉说,书信,表达了妻子对驻守边关的丈夫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战局混乱的担忧和乱世中挣扎的家庭骨肉分离的痛苦。
    当今社会,随着第四媒体的应用和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感情,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我认为,只有看到落在纸面上熟悉的字体,眼前才能浮现出亲人和朋友的音容笑貌,因此许多书信的开头都是:见字如面!那感觉,亲切而又自然,让我们不忍轻易割舍,随意丢弃。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信”除了书信之外,还是被古人一直推崇的君子五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表达着诚实,信赖,信任,信守的美好品格。在书信中,同样也能体现出“信”字的内涵,坦荡磊落,感情真挚。
    书信从古至今蕴含着丰富内容,实在让人难以割舍,因此,我一直固执的认为电子邮件中那些冷冰冰的文字代表不了对亲人,对朋友那种真挚的情感。但随时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又不得不看着书信这种简单朴素的交流方式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不禁问我自己,现在谁还在写信?我们距离人性中最真实的情感是近了还是远了呢?
 
 









  
  • 女飞车
  • 发表于:2011/3/14 8:10:14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文字让我回到了那些难忘的岁月往事,虽没有经过“烽火连天月”,但十分理解“家书抵万金”那种急切盼望收到远方亲人的亲笔书信,看后那种轻松与喜悦,这种体会只有经历了才能感觉到。很有意义的文字,韵味悠长,情感丰富。学习欣赏。
(0)
(0)
  
  • 抱月天骄
  • 发表于:2011/3/14 10:05:02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从小处入手,写时代的发展变化,又从价值观的转变,生发对某些问题的思索,难能可贵!
(0)
(0)
  
  • 月光
  • 发表于:2011/3/14 14:12:48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女飞车 发表于 2011-3-14 8:10:14 :
楼主的文字让我回到了那些难忘的岁月往事,虽没有经过“烽火连天月”,但十分理解“家书抵万金”那种急切盼望收到远方亲人的亲笔书信,看后那种轻松与喜悦,这种体会只有经历了才能感觉到。很有意义的文字,韵味悠长,情感丰富。学习欣赏。

上学时,最盼望的就是收到家里的信,总是看了一遍又一遍,那心情只有自己能懂!!
(0)
(0)
  
  • 一粒微尘
  • 发表于:2011/3/14 19:36:44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那些学生时代的书信,承载着友谊真情的书信,静静地躺在书橱里。诉说着当年的的情愫,发黄的信纸倾诉着世事的沧桑。今昔非比,但那种感觉一样吗?
(0)
(0)
  • 暗香盈袖1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3/16 9:01:04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真的没有多少人在写信了。
(0)
(0)
  • 暗香盈袖1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3/22 9:51:35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收到一封12年未见好友的来信。幸福中。。。。。。
(0)
(0)
  • 铁朔
  • 发表于:2011/3/22 10:24:10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交往形式是由人和人的关系及客观条件决定的,但交往形式不能反过来决定人和人的关系。奥巴马不会因为卡扎菲给他写封信就罢兵的;贾宝玉也不会因为一封信就爱上薛宝钗。
书信时代有书信时代的乐趣,电子时代有电子时代的好处。
(0)
(0)
  • 暗香盈袖1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3/25 9:34:37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铁朔8561335 发表于 2011-3-22 10:24:10 :
交往形式是由人和人的关系及客观条件决定的,但交往形式不能反过来决定人和人的关系。奥巴马不会因为卡扎菲给他写封信就罢兵的;贾宝玉也不会因为一封信就爱上薛宝钗。
书信时代有书信时代的乐趣,电子时代有电子时代的好处。


先生观点果然与众不同。
(0)
(0)
  • 许舒颖
  • 发表于:2011/3/26 23:50:06
  • 来自:北京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和你一样,我一直被写信的那份真诚感动着。
新年的时候,收到朋友亲笔写来的贺卡,宝贝似的收藏着,时不时拿出来看那遒劲的笔体,想像写信人的用心;
每次收到作者寄来的稿件,看那歪歪扭扭的字,总会有种对写信人的尊敬:来稿如果靠题,我会首选这些稿件。
正如楼主所说:现在,还有几个人动笔写信呢?真想也写封信,呵呵,寄哪儿呢?
(0)
(0)
  • 格格168
  • 发表于:2011/4/15 20:50:12
  • 来自:辽宁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的手里一直保存着高中同学手写的信件。与其说是保存信件,其实是在保存一段美好的岁月,还有一份份情意。可现在因为电脑,几乎是提笔忘字,也许我们忘记的是真情、是感动.....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