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我心中的河(写于2010年立秋日)

  • 格格168
楼主回复
  • 阅读:2678
  • 回复:8
  • 发表于:2011/8/12 10:48:20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心中的河        该图摄影:静梅  文:格格

     缘分是命中注定的,就如我和静梅。我们从小一起生活在青龙河西岸的叫大河西的小山村,一起胆颤心惊地迈过石头桥读完座落在青龙河东岸的小学和初中,一起嬉戏、往返于青龙河又走出这条河,一起因为文字23年之后再相聚故乡的青龙河边。当2010年的第一缕秋风徐徐吹来,我和她终于又一次一起亲近我心中的这条河。
     对于故乡的这条河,在我以前的博文中曾多次提到,但单独为她写些文字却是在2007年初写的一篇《拥抱小溪》的博文。近几年,我写关于故乡山水的文章少之又少,不是因为我离开了它就疏远它,冷落它,不爱它,而是它早已刻进我的骨髓,流进我的心中。我怕我脆弱的感情难以承受因异地相思而产生的深深的感伤。就如静梅从青岛要回老家前写的《青龙河》那篇博文中的一段话:“那青龙河呢,我没有想它,也不用想它,它是山的魂,它是与我在一起的,它会流动也会发光,我走到哪里它就可以流到哪里就可以照耀我到哪里,我走到哪里它就可以在哪里奔腾咆哮地发大水或者清澈柔和地载满月辉和开满小花,它的鹅卵石岸还可以迷我的眼,它细柔的白沙还可以让我做梦和怀春。”美不美,家乡水。但青龙河,又怎能用一个简单的“美”字就能概括呢。

 

一、奇

    青龙河是一条少有的回流河。古人云百流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而故乡的青龙河奇就奇在它是从西流到海。这就充分说明了它的特立独行。它神奇地冲涮出两岸的奇峰怪石,它奇迹般地滋润养育了两岸的茂树繁花,它奇丽的风光,奇美的山水,甚至于奇特的乡音,都令人惊奇和惊叹。
    我在故乡仅仅完整的生活了15年,我是喝着它的水长大的。我生活的大河西村距青龙河不过一华里,它春的欢唱、夏的咆哮、秋的妩媚、冬的冰清玉洁都是我最熟悉不过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的老家那一带,地方口音特别浓,最明显的是在说“二”或带有儿话韵的发音时,舌头不会上翘,是直伸,所以发音相当生硬,而且大多人声音高而洪亮,每句话的后部分音调都是往上挑,又因那里是辽西距北京最近的,有些发音又相当标准。当我考到县城重点高中读书时,因地方口音的特殊,许多同学都觉得很好笑。尽管这独特的口音令人发笑,可我仍对其情有独钟。时至今日,离开故乡多年,我的口音也没有多大改变,即便我是在极易随环境而变化的未成年的年纪就离开了青龙河,可初次和我说话的人都要问我是不是青龙河“刀尔登”人(刀尔登在我们乡的下游,因为它是一个蒙古族自治镇,名气较大,所以许多人把我们说话口音都统称为刀尔登口音)。少小离家,乡音未改;远离故土,乡情难忘。2007年在老家度过我少女时代的老院子卖掉前,我每次假期回家,都要和那些大嗓门的整个村子全能沾上亲戚关系的乡里乡亲们聊天,我喜欢听邻居大妗子(就是大舅妈)嗓门高高地远远见到我大声叫着我的乳名喊“啥前儿(什么时间)回来的?”,还喜欢听住在后街的大娘问我“丫头(这是她对所有的女晚辈的称呼),家里有饽饽(就是冬天蒸的粘豆包),我给你带几个回去尝尝?”这声音不似吴侬软语那么柔,不似北京口音那么标准纯正,可对于我,却是那么亲切,那么动听,那么悦耳,就如我听得再熟悉不过的青龙河的哗哗水声,让我时常回想回味,并生发出绵绵不尽的乡思......

二、清

    老家那段流域的青龙河,是没有污染的河流,它清澈见底,水明如镜。
    在水中,可以看鱼儿成群结队地翔游,看小虾钻进茂密的水草,可以看到一只青蛙从最初的卵到蝌蚪到长出两条腿再到四条腿最后长成一只成蛙的全过程,还能看到青山在水中的倒影,可以数白色的水莲开了几朵。春夏季节,女人们或独自或成群结队在河边洗晒衣服,那场景不由人联想到西施浣纱;夏天的夜晚男人们会把上游水深的地方当做天然的游泳馆,洗澡游泳解暑,而下游清浅的地方自然成了大姑娘小媳妇冲洗打闹的乐园。调皮的星星、弯弯的月亮映在水底,在河水的涟漪中晃动,偶有像静梅我们这样在水中嬉戏的黄毛丫头们将石子扔进水中,就有了“投石击破水中天”的画面,于是被突然惊吓的女人们的嗔怒声、我们的嬉笑声,便搅在一起,让夜晚的青龙河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乐趣。日子就这样在青龙河不停地流逝中走过,转眼秋天到了,岸边茂密的杨树林苍绿的叶子变得枯黄,随风飘落河里,远远望去,清清的河水,浮在水面漂流的黄叶,如一朵朵绽放的莲,而从不会变黄的绿油油的水草就在这蓝天碧水的秋的色彩中招摇,青龙河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而岸边秋收的乡亲们就成了这水墨画中的主角,那忙碌的身影把青龙河衬得灵动而多情。冬天是萧杀的,可在我的小山村,丝毫看不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悲凉,冬天的青龙河,千里冰封,宛如银练柔柔地铺展在那里,处子般的清纯。在这天然的溜冰场上,孩子们坐在五块薄木板制成的冰车上,用两根木棍和铁钉做成钎子在冰面滑来滑去,常常的,我们停在玻璃冰处数冰下游动的鱼。叫它玻璃冰,是因为这冰不是白色的,而是像玻璃般的透明,穿过厚厚的冰层可以直接看清水底悠闲游动的鱼儿。
    那清清的河水,那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冰,给了我们一个严冬的快乐还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少年的记忆。

三、丰

    我一直想找一个很恰当又形象的形容词来涵盖青龙河的富有,然而才疏学浅的我,冥思苦想好久,也没有找到,只得用这个略显俗气的“丰”了。
    青龙河是丰腴的。它日夜不息,潺潺西行,即使在辽西遭遇严重干旱的最近几年里,它也没有断流干涸过,以至于在限时供水的凌源城传出了“引青入凌”的引入青龙河水解决大凌河缺水的设想,这足以说明青龙河水资源的丰足。它不仅水量充沛,而且滋养得沿岸的山水林田土质肥沃,植被繁荣。在我老家的山上,生存着野鸡、野兔、獾等动物,榛子、山核桃等干果应有尽有,苹果、梨、樱桃、李子等皆因青龙河水的滋润而果质优良,美味可口。离开青龙河,生活在城市里,每天吃着那些喷过农药施过化肥和高科技培育繁衍出来的蔬菜水果,让我时常想起小时候姥种的菜园里那清香的黄瓜、甜酸鲜美的西红柿;看到花店里种类繁多的鲜花,让我时常想起老家山上那太阳色妖娆绽放的山百合、亭亭玉立的石竹、杨树林里小巧精致的紫花地丁、青龙河岸边星星点点的薰衣草,还有飘着淡淡清香的槐花......
    青龙河是富有的。青龙河里不仅有开着白花的水莲等水生植物,岸边还有长脖子水鸟的栖息,而且青龙河里鱼的种类很多。仅我知道的鱼就好几种,有花鲤棒子、白漂子、红眼鱼、鲇鱼、老头鱼、泥鳅、刺鱼等等,而我最喜欢的是一种从没见过它长大、浑身都是黑色的小鱼,颇有些像鱼市上卖的黑色小金鱼,我们都叫它嘎伢子,每次捞河虾时,就会捞上稀少的黑色的嘎伢子,于是便会小心的把它放在盛小虾的桶里,回家用罐头瓶养起来。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姥爷在河水没有结冰前,将岸边的鹅卵石堆在一起,等河水结冰后,用土将石堆围成一圈,只留一个出口,再用一个荆条编织成的颇似口大颈细大肚能容的酒壶形状的大鱼篓,石头堆的出口正好对着鱼篓的敞口,这些工作做完后,就可以砸鹅卵石上面的冰,撬开鹅卵石将安居在石头底下的鱼赶出来,惊慌中的鱼拼命找出口,结果就钻到鱼篓里。每年的冬天,姥爷都要在青龙河岸边做几个这样的石头堆,隔些日子就打开一堆,于是那鲜美的河鱼就成了我和弟弟妹妹们冬天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
    多少年过去了,让我常常想起青龙河的小鱼炖豆腐、河虾炒咸菜(或河虾炖辣菜缨子),那是鲍鱼、海参、龙虾等名贵海鲜都无法与之媲美的。因为它不仅仅是青龙河独有的特色,更是情与爱的浓缩,是故乡刻在我心尖上的痕迹。

四、美

    青龙河的美,是原生态的美,灵动的美。
    小时候,我总是缠着读过私塾经过商的爷爷给讲故事。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爷爷讲给我的关于古代一个皇帝微服私访到我们老家那里作的诗。皇帝登上我的老家青龙河西岸的猪尾巴山,面对脚下蜿蜒流动的青龙河水,随口吟道:青山猪景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河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远看河南三千里,近看河北十五州。天下美景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这首诗是不是写我老家的山与河、是否是某朝某代的皇帝所为,我无从考证,但年逾古稀的爷爷能记得这首诗并将其当做赞美老家的诗讲给年幼的我,说明爷爷甚至于爷爷的上几代人对故土的热爱,还有对老家山水美的自信。事实也的确如此,那美丽清澈的青龙河,那俊秀挺拔的山峰,那座落在大山脚下青龙河岸边青墙灰瓦的小山村,都是那么美,美得古朴而精致。
    青龙河水不仅滋养了秀美的山川,也养育了勤劳善良的人民。可以说,故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这又让我不得不再提起爷爷讲给我的那个皇帝路过我的村庄时作的另一首诗:登古道,过黄庄,见遇美女碾皇粮。玉腕杆头抱,金莲裙下忙,轻笤扫,慢簸扬,香汗点点花含露,麸沾娥眉柳带霜。勤而俭,贤而良,可惜佳人配农郎。只是爷爷给我讲这些时我尚年幼,只将其当做顺口溜而没有太多的想象,当我年事稍长,那古朴的村庄,古老的石碾,金黄的小米,那着蓝布碎花罗裙头戴一方花帕女子的身影便跃然于我的眼前,一袭青衫打扮的书生打马而过,仅是回眸的瞬间,便惊于不施粉黛的绝世红颜,那是有别于红墙深宫内的一株山百合,朴素无华中透着芳香,只可惜佳人有约,名花有主,芳心他许,徒留一代帝王挥鞭而去时的马蹄声声......写到此,儿时玩伴静梅、瑞敏、桂文、玉春、小五、海云等诸多美丽的面孔便出现在我的面前。这美丽的青龙河怎能不养育美丽的女子?我生长的那个小山村,民风淳朴,是远近嫁女选婿首选的村子。村民们个个都是过日子的好手,改革开放以后,村里的男人们迅速转变思想,奔向城市,目前在沈阳、大连等地已形成了较有规模的木匠、瓦匠队伍,而女人们勤俭持家,管教儿女,在土地上辛勤耕耘,为男人守护着家的港湾。村民还有一个共识就是,支持子女读书。也正因如此,那个不足五十户的小村,从恢复高考至今,考学走出去的竟有30多人,为这个大山脚下青龙河边的小山村增添了光彩和一道美丽的光环。而这些走出青龙河远离故土的人们,又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三年前,几个在外地工作和经商人员,自发的出钱出物,将村庄通往青龙河边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曾经,我们从那条承载我们希望的尘土飞扬的小路上走过,走到青龙河,而今,我们回报给这条小路一件美丽的外衣。从此,青龙河、村庄、小路、青山、绿树、原野、山花,便在这美中交融、延伸。
   
 
    在这个秋季开始的第一天,远在青岛的静梅带着大海的气息,与我一起回到我们的梦开始的地方,同去的还有我最尊敬的邸玉超老师和诸多文友。车过河西桥,远远的,我儿时的小村映入眼帘。那绿树掩映下的小村,露出片片瓦舍,我心扯出千丝万缕,于是有泪濡湿眼角。我不忍走近它,让它看到一个已没有了家园的游子;我不忍走近它,我怕已故的姥、爷爷、还有母亲责怪我没有守住儿时盛满欢笑的院落;我不忍走近它,我怕父老乡亲热情的问候更增添我疏离他们的内疚;我不忍走近它,我怕我那曾经青墙灰瓦的小村被一片片红瓦替代后再也寻不到昔年的容颜......那一天,守着故土、致力于故乡建设的小学同学张旭、刘瑞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那一天,多年没有吃到的懒豆腐、青倭瓜炖土豆、青龙河虾炒咸菜让我再一次找到回家的感觉;那一天,青龙河再一次泛起微澜,唱起了一支乡情、友情的歌......
    故乡的歌深沉如一支悠扬缠绵的二胡曲,总是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响起。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瓦舍炊烟,故乡的清风明月,故乡的桃红柳绿,故乡的牛哞狗吠,故乡的一切都是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爱,如青龙河,在我的心中缓缓流动,不曾停歇......

                         


这是我2006年秋回老家时拍到的我的小山村


小桥流水鸭嬉戏


走过我的小山村,在大山深处,是有名的人工凿通的黑雀(音巧)窝水洞


从小就熟悉的花儿,现在才知道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薰衣草


 


寻找童趣



青龙河边的草滩留影

左起:三燕一叶、静梅、秀丽、丘陵、宁静致远、诗人张凡修、艳丽姐、邸老师、格格、蓝天、

凌河浪花、刁蛮三丫、作家王波、筱琪、苦乐随缘、雨飞(除司机小平、吴江外采风的所有人员)



[此贴被蓝溪格格于2011-8-12 10:49:15编辑过] 

[此贴被蓝溪格格于2011-8-13 7:49:36编辑过] 
  
  • 云中飞龙
  • 发表于:2011/8/12 17:40:05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
(0)
(0)
  
  • 凤山凌水
  • 发表于:2011/8/12 19:35:37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终于通过审核了,再次拜读!!!
(0)
(0)
  
  • 女飞车
  • 发表于:2011/8/13 4:12:42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青龙河"很美,绮丽的风光,奇美的山水,养育了这些才貌双全的儿女,这里有浓浓的亲情,有深厚的友情,情与爱的浓缩,是故乡刻在心头上的的痕迹。

楼主的文笔轻俏隽秀,情感细腻丰富,如青龙河河水涓涓细淌,清澈滋润,美而韵味悠长......。十分欣赏。
(0)
(0)
  
  • 皇兄
  • 发表于:2011/8/13 15:27:51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严重欣赏
(0)
(0)
  • 心灵家园
  • 发表于:2011/8/13 23:45:41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读来亲切可人。感叹楼主妹妹文如其人,一个字,美。
青龙山水确实可爱,曾经有幸两次沿青龙河游走,遗憾笨嘴拙腮下笔无言,除了留下一组“青龙山水醉我一天”的图片外,就是心中的感觉了,暖暖。期待下一次走近这心中的河。
(0)
(0)
  • 冰雪阑珊
  • 发表于:2011/8/26 15:36:14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精致一生,完美到老。
  • 云中飞龙
  • 发表于:2011/8/26 18:05:36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再次欣赏!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