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四乐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阅读:3750
  • 回复:36
  • 发表于:2011/9/25 21:35:25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他总是面带笑容,这种笑容是一种自然的微笑,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爹妈给的,是有生具来的。
   他姓杨,因排行老四,大家叫他杨四乐。
   四乐衣着整洁,脸很白净,走路的姿势有些特别,拽拽的,屁股一扭一扭的。上衣兜好别个钢笔,像现代人穿西服别个胸卡一样,觉得这样显得尊贵又与众不同,俨然一书生。                 
   四乐很聪明,只是家里哥们多,父母忙着给哥哥姐姐们成家立业的事,忽略了他的学习。他虽然很爱学习,但是没有家人的支持,又赶上了那个不注重学习年代,中学毕业后,就回家挣工分了。他之所以总装着钢笔,也许是对学生时代的留恋,或是上学时养成的习惯,两者应兼而有之。
   四乐娶上媳妇那年也是快30岁的人了,没有媳妇的时候,他觉得没有面子,从不和大人们在一起。经常招呼我们小孩子们,“哎,过来,我教你们识字,考考你们,”,随后用脚划拉个平地,捡起一个小石块,在地上写上把爸爸、妈妈还有天空,大地、高粮谷子、等文字,让我们认,嘻嘻哈哈的逗着我们玩。
    四乐还喜欢和年长一些人下棋,有几个较好的棋友,他很尊重这些长者,虚心的请教,棋艺大有长进。
    四乐只是干活很惜力气,有点沾轻怕重,虽然年轻,怕弄脏了衣服,消耗了体力,还得多吃饭,大家都知道他,不愿和他去计较。
   那年春天,十分干旱,生产队里进行灌溉,那时人们还没有在土地上打井,大地横七竖八的到处是灌渠,好像人体上的经络似得。人们把大河水引上来,通过灌渠浇灌干旱的土地,缓解旱情,提高土壤墒情,保证春播质量。
   有天晌午回家的时候,见主灌渠见一处堤坝开了,水像开了闸,扭着劲外涌,开口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众人急的七嘴八舌的想着办法。这时只见四乐把身上的小棉袄一脱,就塞上了口子,看着还是无济于事,随后跳进冰凉的水中,用单薄的躯体挡住了口子,大家立即拿些干草之类的东西,用铁锹挖土把扣子堵住了。从此,这个舍身为集体的故事就在全公社传开了,还上了广播,四乐因此成了名人。
   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期,随着运动的开展的需要,四乐这个大公无私的好青年被调到大队当了革命委员会主任,成了官,大家送他外号“棉袄主任”。
   说来也怪,当上了“棉袄主任”以后,四乐竟然没有了笑容,严肃起来,他再也不理那些和他学字的小孩子们了,就连曾经尊重的老棋友们也难见他的笑容,好像那些演戏的变脸术,笑脸一点点消失了,走路越发拽拽的。谁家门前种的蔬菜,载点葱,就抻着脸斥责,赶紧把这些铲掉,这是资本主义尾巴,不然就把你送进学习班学习两天,开批判会斗争你。四乐很坚持原则,无论是谁,一视同仁,绝不留情面。在阶级斗争面前,没有人情薄厚之分,擦亮眼睛,分清敌我。人人见了他都有些害怕,害怕那句话不对,会犯错,被他送进去改造。
    运动还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棉袄主任”身上的担子好像越来越重,竟然是全大队的主要领导,带头破四旧,立四新,推倒庙宇,砸了神像,说要树社会主义新风尚。
   有年正月,社员们还像往年一样,办起了大秧歌。在偏远的农村,只有过年了才有秧歌,人们才觉得喜气洋洋的。秧歌需要化妆的,男人们穿起女士服装,头上戴些花,随着鼓点热热闹闹的扭起来。正当人们扭得正欢的时候,“棉袄主任”来了,只见他站在秧歌队伍中间,手一挥,“停,这是啥玩意,花花绿绿的,男扮女装,宣传封资修的黑货,这是反对当前形势,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坚决扫除。”当中有大胆地问,“那该怎样办会呢,过年了,总要乐和一下的
  “要办就办工农兵秧歌,穿军装,拿着枪,工人戴上前进帽,农民拿着锄头和镰刀头戴白羊毛手巾”,大家说,秧歌就是个喜庆,如果那样就不要办了,都回家去吧,从那年后有几年没有人再张罗办秧歌了。
    官做大了,开会的时候,杨主任要讲话了,大家又看见了微笑着的四乐,这时候他的头上戴个军帽,一身蓝色的制服,胸前戴着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兜里别了两只钢笔,看起来很干练的。会场上很肃静,想听听这个“棉袄主任”的讲话水平。
   他开始讲话了:“昂,社员同志们,昂,这个会开的很重要,很及时。这个,昂;这个,昂;这个......讲了半小时,一连说了有120多个“这个”和“昂”,会场下有人窃笑,他因此又有了个新名,叫“这个官”。
  “这个官”在政治舞台时间不长久便下士了,有人说他犯了作风上的错误,有人说他水平不行,看风使舵,没有真才实学,他的政治生命只不过昙花一现,草草结束了。
   他以后不再是官了,又恢复了那张微笑的脸,见了谁又都嘻嘻哈哈的,只是不再那样自信,那样自然,有些僵硬,也有些勉强,人们还是又叫他“四乐”。
     
 
 
 









  
  • 草原211
  • 发表于:2011/9/26 6:27:46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还原了一段历史。欣赏。
(0)
(0)
  
  • 云中飞龙
  • 发表于:2011/9/26 7:28:17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欣赏楼主独居匠心!
(0)
(0)
  
  • 师法自然
  • 发表于:2011/9/26 7:35:14
  • 来自:辽宁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杨四乐——风派人物,当今此类人物亦不少。值得反思。值得我们反思的文革。
(0)
(0)
  
  • 皇兄
  • 发表于:2011/9/26 8:44:57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一个好人,在特定环境下改变!人物塑造的真实可信,欣赏!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9/26 12:32:30
  • 来自:辽宁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草原211 发表于 2011-9-26 6:27:46 :
还原了一段历史。欣赏。

谢谢朋友支持关注。一段经历,一个难忘的年代。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9/26 12:33:29
  • 来自:辽宁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龙翔寰宇 发表于 2011-9-26 6:43:44 :
欣赏! 
谢谢您的欣赏。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9/26 12:34:41
  • 来自:辽宁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a云中飞龙aa 发表于 2011-9-26 7:28:17 :
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欣赏楼主独居匠心!

谢谢云中飞龙先生关注,谢谢您的欣赏。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9/26 12:38:00
  • 来自:辽宁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师法自然 发表于 2011-9-26 7:35:14 :
杨四乐——风派人物,当今此类人物亦不少。值得反思。值得我们反思的文革。
谢谢您大驾光临,感谢您的支持关注,很难忘记的历史,很可笑的小人物,常常想起那个年代的往事。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9/26 12:40:55
  • 来自:辽宁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皇兄 发表于 2011-9-26 8:44:57 :
一个好人,在特定环境下改变!人物塑造的真实可信,欣赏!

谢谢皇兄老弟的一贯支持关注,总得到你的认真点评很感动,也是我写作的动力,非常感谢。
(0)
(0)
  • 淡蓝色的星
  • 发表于:2011/9/27 6:40:57
  • 来自:辽宁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女飞车 发表于 2011-9-26 12:38:00 :
引用:原文由 师法自然 发表于 2011-9-26 7:35:14 :
杨四乐——风派人物,当今此类人物亦不少。值得反思。值得我们反思的文革。
谢谢您大驾光临,感谢您的支持关注,很难忘记的历史,很可笑的小人物,常常想起那个年代的往事。


   一沙一世界,一叶知千秋!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9/27 8:17:43
  • 来自:辽宁
  1. 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淡蓝色的星 发表于 2011-9-27 6:40:57 :
引用:原文由 女飞车 发表于 2011-9-26 12:38:00 :
引用:原文由 师法自然 发表于 2011-9-26 7:35:14 :
杨四乐——风派人物,当今此类人物亦不少。值得反思。值得我们反思的文革。
谢谢您大驾光临,感谢您的支持关注,很难忘记的历史,很可笑的小人物,常常想起那个年代的往事。


   一沙一世界,一叶知千秋!
谢谢再次关注,一个小人物,一个时代的缩影。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就知足了。非常感谢理解支持。
(0)
(0)
  • 月光
  • 发表于:2011/9/27 9:37:16
  • 来自:辽宁
  1. 2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候姐姐!!!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9/27 16:49:18
  • 来自:辽宁
  1. 2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月光baiweirensheng 发表于 2011-9-27 9:37:16 :
 
欣赏,问候姐姐!!!

谢谢月光的问候,姐姐一向很好,只是好久不见妹妹了,甚念!
(0)
(0)
  • 雪山飞狐
  • 发表于:2011/10/1 20:09:23
  • 来自:辽宁
  1. 2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本篇的确是罕见的上乘之作,用心之作!我很欣赏各位前辈的精彩点评。
    我又想,把“杨四乐”放在“文革”大背景下是否欠妥?听老辈人说,那是一个红红火火扬眉吐气干群融融的年代,该全面辩证看待那个年代,时间会还历史以公正的。
    进而思之,若把“杨四乐”放在“特别是……”大背景下,又该是怎样的形象呢?脱衣跳河堵口是不是天方夜谭?他的仕途是不是根本无路?他的生活之路咋走?……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10/1 21:43:03
  • 来自:辽宁
  1. 2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雪山飞狐 发表于 2011-10-1 20:09:23 :
    本篇的确是罕见的上乘之作,用心之作!我很欣赏各位前辈的精彩点评。
    我又想,把“杨四乐”放在“文革”大背景下是否欠妥?听老辈人说,那是一个红红火火扬眉吐气干群融融的年代,该全面辩证看待那个年代,时间会还历史以公正的。
    进而思之,若把“杨四乐”放在“特别是……”大背景下,又该是怎样的形象呢?脱衣跳河堵口是不是天方夜谭?他的仕途是不是根本无路?他的生活之路咋走?……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 
谢谢雪山飞狐的关注及精彩点评,关于“四乐”这种人在文革时期确实有,出身好还有点虚荣心,想高人一等,但又苦于没有门路,只好寻找机会好好显示一下自己而已。所以,四乐敢于脱衣跳河堵口,也是特定年代的环境造就的。那时的集体主义观念较强,青年人提倡爱国家,爱集体,爱劳动的思想很广泛。
   关于那个“特别是......那个背景”,我这样认为那时他既使做了,仍没有人去宣传他,他的仕途无非是有特殊的功能,或者等待机遇了,那就是社会的发展了。


(0)
(0)
  • 雪山飞狐
  • 发表于:2011/10/2 0:14:09
  • 来自:辽宁
  1. 2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女飞车 发表于 2011-10-1 21:43:03 :
引用:原文由 雪山飞狐 发表于 2011-10-1 20:09:23 :
    本篇的确是罕见的上乘之作,用心之作!我很欣赏各位前辈的精彩点评。
    我又想,把“杨四乐”放在“文革”大背景下是否欠妥?听老辈人说,那是一个红红火火扬眉吐气干群融融的年代,该全面辩证看待那个年代,时间会还历史以公正的。
    进而思之,若把“杨四乐”放在“特别是……”大背景下,又该是怎样的形象呢?脱衣跳河堵口是不是天方夜谭?他的仕途是不是根本无路?他的生活之路咋走?……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 
谢谢雪山飞狐的关注及精彩点评,关于“四乐”这种人在文革时期确实有,出身好还有点虚荣心,想高人一等,但又苦于没有门路,只好寻找机会好好显示一下自己而已。所以,四乐敢于脱衣跳河堵口,也是特定年代的环境造就的。那时的集体主义观念较强,青年人提倡爱国家,爱集体,爱劳动的思想很广泛。
   关于那个“特别是......那个背景”,我这样认为那时他既使做了,仍没有人去宣传他,他的仕途无非是有特殊的功能,或者等待机遇了,那就是社会的发展了。


    作品反应社会的主旋律,人物是社会主流的典型代表。投机钻营者没有时代性,不该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杨四乐”不代表那个时代的典型,最多只是极少数。若以“杨四乐”“反思”“文革”,必会以偏概全,有失公允。
    一家之言,定有偏颇,敬请前辈们指正。 
(0)
(0)
  • 情深锁清秋
  • 发表于:2011/10/2 16:18:22
  • 来自:辽宁
  1. 2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勾起我很多回忆,一幕幕一场场眼前景象,匆匆而过,35年前的事情,在记忆的沟底被深深埋藏。读吧此文觉得你应长我3岁左右吧。祝你节日快乐。
(0)
(0)
  • 春雨如丝
  • 发表于:2011/10/9 21:03:52
  • 来自:辽宁
  1. 3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可怜可悲的四乐
(0)
(0)
  • 雪山飞狐
  • 发表于:2011/10/12 0:40:33
  • 来自:辽宁
  1. 3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本篇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极其欣赏!足见作者丰厚的生活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始是我理解的太偏颇,原因是看了大家的评论,有点“反思”味道,觉得欠妥,就匆忙发言。今细品全文,作者秉笔直陈,绝无此意,是我误解。在此向女飞车朋友真诚致歉,万望海涵!
(0)
(0)
  • 女飞车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1/10/12 8:38:10
  • 来自:辽宁
  1. 3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关系,生活时代不同,对那个年代的认识就不同,非常理解,有事匆忙,回帖致谢,见谅。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