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辽西年俗—年豆包

  • 作者:踏雪寻梅
  • 阅读:3225
  • 回复:19
  • 发表于:2012/1/10 22:50:58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辽西年俗—年豆包*

文:刘志铁

图:寻梅

    在《辽西文学》上,曾看到过散文家刘志铁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

    年豆包就是过年时蒸的豆包。平时也蒸豆包,但平时蒸的豆包就叫豆包,不叫年豆包。年豆包和平时蒸的豆包所用原料大抵相同,但味道不一样。好多人都有切身体会,都说过,噫,咋就吃不出过年豆包那个味儿呢。我总结,年豆包所以比平时蒸的豆包好吃,原因有二:一是蒸的过程不尽相同;二是年豆包有年味儿在里面。年味儿是啥东西?是一种感觉。什么东西都可以搀假,都可以造假,但感觉这东西你搀不了假,更造不了假。没有就是没有,你想装也装不出来。按理说,年龄大了,生活也好了,盼年的心思就淡了。我不,我仍然盼。盼啥?盼的就是那种感觉。一样的东西,一旦搀进一种特别的感觉,那它就不是原来的东西了。比如豆包,豆包是一样的豆包,但搀进了年味儿的豆包,就不是平常的那个豆包了;不是平常那个豆包了,味道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很赞同作者的表述,年味赋予了粘豆包“年”的感觉,“年”究竟什么味儿?说不清楚,还是自己慢慢品吧。

    进入腊月,往乡下走一走,年豆包那诱人的香味开始弥漫并扩散开来,引得人不由得心痒痒的......


    辽西山村的农家院,总是这么满满当当的,透着丰收,透着喜庆,还有庄稼人本质的淳朴和热情。

 

烀豆馅儿 。。。

年豆包所须材料,是黏米面和豆馅。豆馅有好几种,黑豆,小豆,还有豌豆。黑豆个头大,黢黑黢黑的。小豆有两种,普通小豆和红小豆。普通小豆灰绿色,红小豆暗红色。豌豆是白色,有点像老品种的白棒粒子。其中最好的是小豆馅。小豆馅中又以红小豆为最佳。

 
 
 

蒸年豆包的黏米面。。

黏米面是黏米轧出来的面。黏米分大黄米和小黄米两种。大黄米是黍子碾出来的米,小黄米是黏谷子碾出来的米。两种黏米轧出来的面包出的豆包成色相差很大。大黄米面蒸出的豆包是焦黄的,有光泽,起亮皮儿;小黄米面豆包则较之发白发暗。补救的办法是,和面时兑一点姜黄。但兑了姜黄的豆包,黄是黄了,却仍然没有光泽,不用尝,一上眼就能看得出来。口感也大不一样。大黄米豆包有筋性,小黄米豆包则发囊发澥。黏谷子比黍子产量高,每亩要多产三二百斤。对于那些在土地上精打细算惯了的乡亲们来说,他们觉得种黍子不合算,产量低,不保打,地都弄瞎怔了。因此,虽然口味差些,但每年种黏谷子的还是很多。

发面是蒸豆包的第一步。面发得好坏,直接决定着豆包的质量。发面的活一般都由家里最勤快的人做。据说,人勤,面发得也快,蒸出来的豆包,暄腾,肉头,香甜中稍稍有一点酸味儿;懒人发面,面就迟迟不发,面发不好,蒸出的豆包就死咕叮耷的,还有一股脚丫子泥味儿。我们家年年都是父亲发面。鸡叫头遍就起来,母亲抱柴火温一锅水,父亲把事先刷洗好了的两个大瓷缸和两个大号瓦盆在炕头上摆好,然后用一个小一点的瓦盆和面。和好一团,用手托起,很萧洒地往缸里一丢,摔出一个很大的响儿。接着再和下一盆。天刚放亮,所有的面都和好了,装满了两个矮粗的瓷缸,还有两大瓦盆子。瓷缸和瓦盆子上面捂上大被子。正常情况下,中午的时候,就发起一气。发一气不行,面没发透。揣下去,太阳落山时,发第二气。再揣下去,等发起第三气时才算发好了。

 

蒸豆包用的笼叫枰屉。枰屉是用秫秸杆扎的。秫秸杆一根一根并排着用麻经儿勒在木称子上,再根据自家锅的大小,切成圆形。在我的老家那一带,豆包也叫饽饽。刚包出来的生豆包放在枰屉上,底下要垫上叶子。这叶子不叫“豆包叶”,叫饽饽叶。最好的饽饽叶是苏子叶。苏子叶的特点是,柔软,纤维少,用苏子叶做底叶蒸出的豆包有一种淡淡的苏子的香味儿。在生产队的时候,地头地脑年年都要种一些苏子,上工的人可以随手打苏叶。土地下放后,就没有人舍得拿出地来种苏子了。苏子的产量太低。不种苏子,就没有了苏子叶。人们就改用梨树叶做饽饽叶。梨树叶较之苏子叶有天地之别。梨树叶厚而硬,味苦,更可恶的是,用梨树叶蒸出的豆包总留下一层黑乎乎的底子。黄亮亮的豆包,却印着一块黑,就像本来应是美女的脸上却生着一块黑记一样,让人不舒服。后来,又有人改用棒子叶。棒子叶就是包着玉米棒儿的那层叶子。秋天扒玉米的时候,拣齐整的留下来,做饽饽叶。棒子叶做饽饽叶比梨树叶稍好一些,至少不会给豆包留下黑记,但较之苏子叶还是差很多。
我拍的这家蒸豆包的枰屉是铁丝做的,豆包叶是卷心菜最外层的叶子,现在也有图省事用大白菜叶的。



 

包豆包的是围桌而坐的几个女人。包豆包是一门技术,讲究手法。要面是面,馅是馅。要是面中有馅,馅中有面,把豆包包成了麻子脸儿或花打脸儿,就不好看了,来人客去的拿不出手。手劲要适度。上等手艺是既能把豆包包得溜光圆润,还不要攥得太死,里面要留一些空隙。这样的豆包蒸熟后,呈半塌状,吃着暄腾、柔韧。手劲掌握不好的,攥过来攥过去,把豆包攥成个实心面疙瘩,放到枰屉上啥样,蒸出来还啥样,俗话叫“立桩”的,咬一口一溜牙印子,死性。

 
 

 
 

 
 

 

 



 


 

 

装锅,烧火。
    北方农村的灶间一般都是一东一西两盘灶,两口锅。早些年,都是一锅一枰屉。两锅并用,一次出锅两枰屉。后来有人发明了一个“套锅法”,用干草拧两个一掐子粗的草圈。草圈大小与锅口相同,放在锅上,增加锅的容积和高度。底下放一个枰屉,枰屉上扣一个碗,碗上再放一枰屉,锅盖盖在草圈子上。这样,一锅顶两锅,省火又快捷。 

    烧火也是关键的一环。什么时候上猛火,什么时候变温火,什么时候撤火,都有说道。火小了,不熟;火大了,豆包蒸成了瘫巴鸡,趴在枰屉上起不下来。父亲是“老烧火的”,有经验。据父亲讲,主要是看气,气顶房笆了,就算到火候了。 
 

 
 
 
 
 
 

到火候了,揭锅。 品尝。
一般家里有老人的,都先请老人尝尝豆馅甜不甜?面儿黏不黏。



 

 

 



  
  • 楼主 作者:踏雪寻梅
  • 发表于:2012/1/10 23:02:06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快吧,一锅年豆包就这样新鲜出炉了。感谢作家刘志铁先生的散文,让我借鉴很多细节的叙述。经作者同意,贴在这里为我的图片做注释。片子拍的粗糙,匆匆整理就发上来了,让坛友见笑了。大年在即,预祝在线朋友龙年万事顺意!大作频发! 



(0)
(0)
  
  • 作者:天石侠女
  • 发表于:2012/1/11 9:16:27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真是走到生活深处了。读着质朴亲切的文字,看着热气腾腾蒸豆包的场景,我都闻着年豆包味儿了!图文并赏!!
(0)
(0)
  
  • 作者:东方白
  • 发表于:2012/1/11 9:40:48
  • 来自:北京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又见美文美图,严重欣赏!顺祝:新年快乐,事事如意!
(0)
(0)
  
  • 作者:枭雄
  • 发表于:2012/1/11 13:56:47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读了你的美文,看到你的制作年豆包画面,想起小时,谁家过的好,要淘多少米衡量,幸福也在淘米多少显现出来。
(0)
(0)
笑对人生。
  • 楼主 作者:踏雪寻梅
  • 发表于:2012/1/12 18:38:29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东方白 发表于 2012-1-11 9:40:48 :
又见美文美图,严重欣赏!顺祝:新年快乐,事事如意!

又进京了东方兄,好羡慕哦。预祝龙年新春快乐,在京城多出大片。
(0)
(0)
  • 楼主 作者:踏雪寻梅
  • 发表于:2012/1/12 18:42:15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枭雄 发表于 2012-1-11 13:56:47 :
读了你的美文,看到你的制作年豆包画面,想起小时,谁家过的好,要淘多少米衡量,幸福也在淘米多少显现出来。

多谢枭雄朋友回帖鼓励!

(0)
(0)
  • 作者:五 羊
  • 发表于:2012/1/12 18:57:03
  • 来自:北京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哈!正宗的东北粘豆包!原生态的东北年味儿!
应该“申遗”哦!难得的东北民俗风景一隅!
感谢楼主的珍贵图片和详细解说 值得收藏哦!
(0)
(0)
——得失塞翁马;成败孺子牛!
  • 作者:丑小鸭
  • 发表于:2012/1/12 22:26:43
  • 来自:辽宁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见粘豆包真的想到了在农村的日子,那种风风火火的日子,虽然平淡,但是它是质朴的,是充满乡村气息的。
(0)
(0)
  • 楼主 作者:踏雪寻梅
  • 发表于:2012/1/13 8:54:10
  • 来自:辽宁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五  羊 发表于 2012-1-12 18:57:03 :
哈!正宗的东北粘豆包!原生态的东北年味儿!
应该“申遗”哦!难得的东北民俗风景一隅!
感谢楼主的珍贵图片和详细解说 值得收藏哦!


谢五羊精彩回复。祝您龙年吉祥~!
(0)
(0)
  • 楼主 作者:踏雪寻梅
  • 发表于:2012/1/13 8:57:17
  • 来自:辽宁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丑小鸭 发表于 2012-1-12 22:26:43 :
看见粘豆包真的想到了在农村的日子,那种风风火火的日子,虽然平淡,但是它是质朴的,是充满乡村气息的。

感谢关注并回复。
刚看完您的《情系年豆包》,写得真好。
以后常来玩哦,这里还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0)
(0)
  • 作者:露珠荷叶
  • 发表于:2012/1/13 21:08:26
  • 来自:辽宁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年味十足!欣赏!!!看到妹妹精心制作的热气腾腾的蒸豆包情景,不禁眼馋,拙诗一首以和,忘勿见笑: 
      
  辽西腊月俱家忙,年味氤氲笼故乡。
  金面银盆发起运,铁锅竹屉顶屋梁。
  炕头手捧丰收景,釜底薪燃红火芒。
  启盖豆包掀笑语,蒸腾瑞气满村庄。
  
 
(0)
(0)
  • 作者:月光
  • 发表于:2012/1/14 22:19:15
  • 来自:辽宁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妹妹谦虚了,图文相得益彰!!!辛苦了!!
(0)
(0)
  • 作者:凌水飞歌
  • 发表于:2012/1/16 10:11:51
  • 来自:辽宁
  1. 1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粘豆包,东北人的最爱。嗅着黄澄澄香色,新的一年,美好幸福吉祥的龙年就要悄然而来!文、景互衬,诠释一方风俗,至真至美。生活味和年味十足浓厚!!特别欣赏!!
(0)
(0)
宁静致远
  • 作者:千里之外
  • 发表于:2013/4/16 11:38:41
  • 来自:江苏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最爱吃酸菜馅的,不喜欢江米面,就爱的大黄米面的。
(0)
(0)
  1. 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些,让我想家了!
(0)
(0)
  • 作者:万丈光芒
  • 发表于:2014/3/19 21:37:20
  • 来自:辽宁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豆豆包包粘豆包,一年更比一年好;味道滑美营养高,冬时吃它防寒潮;顶饿实用身体矫,余季间食新鲜宝!吃上年豆包。
(0)
(0)
广交天下朋友,热爱大同世界!
  • 作者:guest6345666
  • 发表于:2014/3/20 10:02:24
  • 来自:辽宁
  1. 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图文并茂,勾起儿时的记忆。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