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过年琐忆(五)过大年

  • 草原211
楼主回复
  • 阅读:1608
  • 回复:17
  • 发表于:2012/1/23 20:20:43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过大年

     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老家大多数蒙古人家过年的日子很特别,过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过大年是腊月二十九。我们村的老白家(也是蒙古族)更特别,腊月有三十,他们二十九过年,没三十他们二十八过年,总是在除夕的前一天。腊月二十九过年习俗的由来,据说跟王爷府有关,王爷三十过大年时,当地的蒙古人要到王府当差,于是只好提前一天过年。至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由来,据说那是因为我们的先祖一直率部在外征战,直到腊月二十四才能回家祭火神。

    蒙古人家最早过小年吃啥,我不得而知。在我的小时候,我们家是要吃肉粥的,就是把瘦猪肉切成丁,在锅里炒熟,加葱花调料后做成小米粥。过大年那是蒙古人家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早先吃年夜饭要上全羊肉,后来变成将煮熟的猪后鞧方子肉整块盛入盘中端上来,每人用一把蒙古刀切着吃。但我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困难等原因失去了这个传统,家里只剩下一把长约七、八寸的蒙古刀,早就变得锈迹斑斑,派不上用场了。那顿一年中最重要的宴席,主菜变成猪肉炖宽粉条,外加一个大菜——煮肉汤顿大萝卜片,主食则是高粱米干饭。

    即便这样简单的年夜饭,也是全家特别是我们小孩子期盼已久的事情。平时父亲在家里不做饭,可这一天他要亲自下厨露一手。一大早,父亲就把冻得硬邦邦的几块猪肉、猪板油拿出来化开,然后开始煮肉,炼荤油,做烧肉,炖大菜。哥哥们有的切菜、烧火,有的挑水、扫院。我和妹妹在院内时不时地放上两个从小挂鞭拆下来的小炮仗。那一天,屋里的小广播喇叭播送着欢快的音乐,外间屋的灶膛里劈柴噼啪作响,大锅里泛着油花嗞嗞有声,全家一派喜气洋洋的忙碌景象。

    这个时候,母亲在认真地做着祭祖准备。她先是在柴堆里找来一大把响干的高粱挠子,放在窗前备用,然后把各种祭品一样一样地摆在一个帽盒子盖里。那其中的纸钱可不是现在市面上卖的黄表纸,而是在供销社买来的黑褐色的食品包装纸。是我把纸裁成八开大小,在邻家借来一种专门印纸钱的“凿子”,用木头榔头在一摞纸上砸出一排排外圆内方的铜钱印子,然后和妹妹把那纸钱沿对角一张一张地叠好,每十张一叠,捆扎好备用。

    父亲把饭菜做好,在放桌子吃饭之前,家里的祭祖仪式正式开始了。父亲亲自端着盛满祭品的帽盒子盖,率领母亲和我们哥几个来到大门外空旷的漫地上,吩咐我先用一根秫秸杆在地上画出一个直径大约七、八米大小的圆圈,叫做“院子”,“院子”不封口,画出一个一米多宽的通道,叫做“院门”。父母、哥哥一行人自“院门”进入“院子”内,把高粱挠和纸钱等堆放在“院子”中心处,然后一起面朝正西方向跪下。父亲先是恭恭敬敬地点燃一注香插在地上,然后把高粱挠塞在纸钱底下,划一根火柴把高粱挠点着,那堆纸钱立刻熊熊燃烧起来。接着他先把肥肉片、糕点、豆包、水果、茶叶、旱烟、挖领口布等祭品,一样一样地抛到火堆上去,把一壶白酒也一盅一盅地洒上去。同时,他用蒙古话轻轻地念叨着祈祷语,祈求祖先保佑后辈平安发旺。这时,我开始燃放炮仗,清脆的二踢脚在空中炸响。最后,父母在前,我们哥几个在后,排成两排,一起庄重地三叩首……

    我的父亲平生不信鬼神,在我记忆里,家里也从来没有供过神像、佛龛,但是不管生活咋困难,对于祭祖的事却从来不含糊。在“文革”“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我们家过年时的祭祖仪式也没有中断过,怕别人看见不敢去门前的大漫地,在屋后窄窄的空地上也悄悄地举行。

     
那时候我不明白,我家祭祖为何要面朝正西方向?父亲祭祖的祈祷语为何要说蒙古语?父亲对于祭祖仪式为何那么虔诚和执着?如今想来,我的祖先蒙古喀喇沁部就来自正西方向“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一带的大草原。也许几百年来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只能听懂后辈说的蒙古语。尽管父亲平时不穿蒙古袍,不说蒙古语了,但还是固执地保持着祭祖传统,这也许就是他对祖先的追思和对草原的眷恋,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福吧!

  
  • 露珠荷叶
  • 发表于:2012/1/26 20:08:15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朋友对家乡过大年习俗叙述描写得真切细腻,语似深谙世事的老者,娓娓道来,读后感到亲切,颇长见识!欣赏学习!顺祝:新春快乐,龙年大吉!
(0)
(0)
风恬浪静求真趣  味淡声希得本然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