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电台文学家园段锡民专辑

  • 荷塘清韵
楼主回复
  • 阅读:1702
  • 回复:1
  • 发表于:2012/2/14 10:34:10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建筑公司2012年1月中旬



“传播文学信息,提供发表园地,鉴赏名篇佳作,推出文学新人。”这里是喀左人民广播电台“文学家园”。听众朋友,欢迎您走进文学家园。本节目由我台和建筑工程公司合办。

喀左县建筑工程公司始建于1953年,是具有建筑施工二级资质的大中型企业,公司旗下有兴建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物业公司,兴建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几年来,公司以“求一流质量,争一流速度,树一流信誉,创一流企业”为目标,以“科学管理、精心施工、追求卓越”为品质保证,合力同心,屡创佳绩,公司信誉与日俱增,公司形象日益完美。多次获市、县工程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省重点合同守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

兴建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颐顺家园、颐和家园、河畔新村B2段,精选县城不可复制的绝版地段,各个楼盘户型设计各具千秋,完美多样,时尚实用实惠。家园楼盘采用铝塑平开窗,外墙采用挤塑板保温,先进的施工工艺,可靠的工程质量,形成家居的典雅风格。完美周到的兴建物业,更为您温馨舒适的生活凭填几分精致与华贵。416字

颐顺家园、颐和家园贵宾热线:4833335  售楼地址:三初中东侧

河畔新村B2段贵宾热线:4863888    售楼地址:河畔新村B2段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走进文学家园。我是主持人普莹。这期的文学家园播出之际,正值新春佳节到来之时,在此,我代表喀左人民广播电台文学家园栏目组全体同仁祝听众朋友春节愉快,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这期的文学家园欣赏两篇与过年有关的散文。过年了,大秧歌是少不了,请欣赏我县作家段锡民的散文:

辽西秧歌红如火

段锡民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束金线,晚霞映红了天空,暮霭混合着城郊飘来的炊烟升起来了。

    小城广场的锣鼓欢快热烈地响起来,这是大秧歌队伍的集合号令。亢奋的鼓点,宣示着喧嚣热闹的夜生活开始。人们向广场聚拢来,多数是老年人、中年妇女和闲不住的孩子。一对老夫妻慢悠悠地走来,老太太拽拽老头的衣袖:“叫你穿长袖衣服,咋又……?”“一会扭起来就热了!”老头不耐烦地打断她的唠叨。有一位大嫂踩着鼓点急慌慌地走来,嘴里叼着扇子,两只手正忙活着梳理头发……

    一声高亢的唢呐划破了鼎沸的人声,人群中心迅速形成了扭秧歌的队伍。扇子摇起来,红红绿绿的绸巾甩起来,扭秧歌人的心,渐渐沉溺在铿锵的让人心跳加速的鼓点里,迷醉在嘹亮的使人忘情的唢呐曲调里,胳膊、腿连同头、肩、胯随着节奏律动,忘情地扭着。忙碌了一天积滞的疲倦、劳累、压抑、烦恼,不一会就伴着浑身渗出的汗珠,蒸发得没了踪影。

    这就是辽西人扭秧歌的一个场景,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大大小小的城镇上演着。假如你化身为一只燕子,披着初升的星光飞过辽西大地,你一定能看的一拨又一拨的秧歌阵,你一定会感叹辽西人对秧歌的执着和痴迷。

    辽西大秧歌,即可用来健身,又可用来表演、娱乐,如正月里的拜年秧歌。无论作为健身项目、体育项目还是作为表演形式、文娱活动,扭秧歌,都是辽西人的最爱,是辽西人火辣辣情感的寄托,是辽西人豪爽性格的现实的表现。多少年积淀形成的扭秧歌习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它什么街舞交谊舞集体舞健身操韵律操“迪斯科”以及这个“功”那个“拳”统统打不开局面。有些项目可能开始时还趁着热乎劲有几个人玩玩,时间一长就没了人气,很快就会被大秧歌的鼓点敲得七零八散。就连被称作文化沙漠的“文革”时期,除了八个“样板戏”,各种文体活动一律被取缔,只有大秧歌借工农兵喜闻乐见和宣传革命理论双重保护照样红火,只不过服装作了一些变动,少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增添了工农商学兵劳动人民形象而已。

    辽西丘陵的山水间,自有无数的秧歌迷,一听到锣鼓家什响,他们心里就长草,撩拨人的唢呐一招呼,就不由自主地往跟前凑。我的家乡就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个七十岁的老头,病重卧床已经有些日子,就连全家春节的团年饭都没上桌,可正月初三,秧歌起会,锣鼓家什一敲响,竟神奇地自己下了床,按按左腿,又按按右腿,自言自语:“还许行,还许行……”

    痴迷归痴迷,可每天晚上扭秧歌健身,还只是城镇里的风景线,农村人就没有那些闲工夫,他们有忙不完的事情呢。农村秧歌,只有在正月里才兴盛。而且,农村秧歌一般都保留着传统的老底子,除娱乐外,还有祭祀鬼神、祈祷风调雨顺的宗教功能以及和睦乡里、纯化民风、祝颂盛世的教化功能,是一项有组织重规则讲程式的亦庄亦谐的大型活动。比如,每年“起会”时必先“拜庙”,比如路过其它村庄必先“走街”,诸如此类的繁文缛节,那个环节出现纰漏,就会被“懂行”的人嗤笑,会当成“话把儿”念叨个三年五载。好在每个秧歌队都有“会首”,他们,可都是通晓这些程序的专家呢。

     正月的“秧歌会”主题是“拜年”,自然讲究大红大绿、大轰大嗡、锣鼓喧天、鞭炮助威,图个热闹、图个喜庆、图个吉利、图个红火。所以,白天必踩高跷,因为只有踩高跷才能扭得起来,扭得火爆,晚上“地蹦子”也要配上灯笼才够味儿。而且,“会”要想兴盛叫响,还应该有自己的“绝招”,于是,猪八戒、孙悟空、唐三藏、姜子牙、包公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戏剧人物和傻柱子、坐婆子等辽西秧歌中的“名角”就成了各家包装的重点;跑旱船、跑驴、中幡、抬歌、马叉等等“添彩”的技艺,就成了各会的特色、保留节目,成了大牌秧歌会的必不可少的闪亮名片。

    各乡各村的“会”还都有一个“耍公”,“耍公”就是“打场”时唱曲的人,他是秧歌队的形象大使和新闻发言人,也是全队的灵魂,一个“会”质量档次的高低,除了人数、服装等“硬件”外,“耍公”是个重要因素。他不仅要有一定的“唱功”,还要有一定的文学底子,且应该头脑灵活,能见景生情,即兴创作,现场表达出来。所以这个角色常常由“压得住台”的德高望重八面玲珑的会首兼任。

    一通锣鼓猛擂,一阵喇叭紧催,高跷上的“角”们已蹦得娇喘连连,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这时,轮到“耍公”上场声音嘹亮地唱上“几番”了,唱的当然也是拜年话,无非平安康健发财迎喜之类的吉利词,但倘若“耍公”能针对主家具体情况花样翻新,唱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段子,定会博得观众的一致喝彩,不仅主家脸上有光,馈赠的礼金礼品会加倍丰盛;其中精彩的句子日后还常会在街头巷尾被津津乐道,在人们口头长久流传下去。某年正月,我们村上的秧歌出会当天,不知是会首大意了还是“撒帖子”的人粗心,秧歌队竟从某个需要“打场”的人家走了过去。恰好这家又是“军属”,主人当场就翻了脸,吼叫起来。“耍公”心里说:坏了!可经验丰富的他没有慌张,马上带队伍折回,从军属家门经过且继续前行几十米,这才返回到军属家门前打场。几通锣鼓过后,他从容唱到:“大红灯笼挂门前,光荣人家福无边,旺地须待三回首,好似那珍珠(啊)倒卷帘。”一番唱罢,把过错唱成了“理”,驱散了满天阴云,军属老头马上转怒为笑,连喊:“老伴儿,上茶……”

        说起辽西秧歌,有太多太多的话题,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它,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它,生于民间,火在民间。最重要的是,它,已和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一辈辈的辽西百姓们,贫穷烦恼不如意时,扭上一段秧歌排忧解愁;日子好了顺畅舒心时,蹦上一阵抒发欢乐喜庆的情绪。说到底,这,才是秧歌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保持蓬勃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时逢盛世,艺术昌兴。如今,百姓的生活过好了,无论做为休闲的秧歌还是娱乐秧歌,那鼓点听起来自然更高亢了。本来嘛,广袤的辽西原野,处处都可以成为大舞台,想扭你就铆劲地扭,想乐你就尽情地乐吧。2580

从段锡民笔下的大秧歌走出来,走进鲁迅先生的年,看看他的年是怎样一种过法:

鲁迅的“另类”过年

文楚



中国人一般对“过年”都比较重视,而鲁迅先生的“过年”却颇有些“另类”。

鲁迅过年喜欢买书。20岁那年的除夕,他写了骚体诗《祭书神文》,表达了自己读书的志向与求购“异籍”的愿望,而这一志向和愿望可以说是鲁迅一生的追求。

后来,每逢过年,鲁迅总要买书。据《鲁迅日记》载:1913年春节,他购书60册;1915年过年,买《说文系统第一图》拓本;1925年过年,“往琉璃厂买石印《王荆公百家唐诗选》一部6本”;1933年过年,到内山书店买书8本;1934年过年,买《日本廿六圣人殉教记》和《东方学报》各一本。

这样的买书,从鲁迅1912年去教育部任职开始,到1936年于上海逝世为止,数十年间,从未中断。这也算是鲁迅先生的“另类”过年。

鲁迅过年十分俭朴。1928年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过年,鲁迅只上街买些水果。1936121日,在致母亲的信中写道:“过年景象……家中只买一点食物,大家吃吃。”可见,鲁迅不像普通人那样大办年货,为吃忙碌。这是他有别于常人过年的“另类”之处。

1931年初,鲁迅因左翼作家柔石被捕而受牵连,他“挈妇将雏”避居上海花园庄旅馆的斗室达一个多月之久,连春节也是在那里度过。1932年大年初一,为躲避战火,鲁迅跑到日租界的内山书店避难,这或许是鲁迅先生一生中最惨的一个春节了。这样的过年也真够“另类”的了!

1933年过年,鲁迅安排年夜饭,邀好友来聚饮;他还以53岁的年龄,多病文弱的身体,亲携爱子,爬上房顶,大放花炮;在他多灾多难的生涯中,实属罕见。为此,他专门作了《过年》一文,文中写道:“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炮,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炮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对一向看淡过年的鲁迅先生来说,这算是过得最“另类”的一次了。

1936年过年,鲁迅在日记写道:“阴历丙子元旦。雨。无事。晚雨雪。”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上海今年过年,很静,大不如去年,内地穷了,洋人无血可吸,似乎也不甚兴高采烈。”寥寥数语,透露出鲁迅对现实人生关注之深切、对社会黑暗揭露之清醒,他时时刻刻牵系着民众的命运和中国的前途。

纵观鲁迅先生的过年,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太注重物质上的需求,不为过年而劳心费神,而更注重对过年的文化内涵的追求;他从不因过年而停止工作,而始终以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来关注众生和民族前途,这正是鲁迅有别于常人过年的最“另类”之处! 1100

听众朋友,这期的文学家园就为您安排了这些内容。主持人普莹、编辑赵淑清祝你龙年好运,心想事成!

 

 
  
  • 凌水飞歌
  • 发表于:2012/2/14 13:15:00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秧歌最简单的乐谱,最简洁有力的鼓点。源远流长的民间的文化瑰宝!!
“另类过年”,使我们更加敬仰世界文豪鲁迅,永远的中华民族的脊梁与精神领袖!!

 祝赵姐龙年事事顺心,幸福快乐!!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