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分享]喀左天成观皇会介绍

  • 心灵家园
楼主回复
  • 阅读:12881
  • 回复:9
  • 发表于:2012/2/16 16:52:01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视频制作:路游
  
  • 心灵家园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16 16:55:40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人海茫茫喜洋洋,眉开眼笑看狮王。金毛大口冰轮眼,威风凛凛报吉祥。


——
这是喀左诗人王立有先生为舞狮表演创作的七绝现在出场的就是由县二中表演的四大二小六头金毛彩狮。这几条彩狮,看上去威风凛凛,活灵活现。狮子舞也称舞狮、耍狮子、斗狮子。它千百年流传于全国各地,是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样式。狮子并非产于我国,它的故乡远在西亚和非洲。由于狮子的外形雄壮,威武有力,又有百兽之王的美誉,人们便把它看作权力,威严的象征。历代艺术家们更是将狮子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无数有关狮子的绘画、石刻、陶塑、刺绣和织锦作品。在我国,狮子舞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也在喀左全县广为流传,是庆典和汇演时最受观众喜爱的表演项目。狮子种类有南狮和北狮之别,县内的舞狮多为北狮类。舞狮者一般二人合作,身披狮皮,前架狮头,后拱狮身,后者双手搭于舞狮头者腰间布带上,随狮头而动。根据舞时动作,又分文狮、武狮二类。表演时,斗狮子的手持绣球,做出多种动作对狮子进行引逗,滑稽可笑,趣味无穷。耍狮子的音乐伴奏,采用专用的锣鼓套子,配合舞蹈动作:跑圆场,摇头摆尾、腾跃,打滚、咬尾,踢耳,抓毛、眨眼,啃绣球,啃痒痒等配合默契的惊险动作,常常博得观众满场喝彩。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将舞狮推向世界,国家体育总局于1995年成立了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并多次举办了国际、国内龙狮赛会。国际上也成立了龙狮总会,总部设在北京。


观众朋友们:现在,开道锣已经敲响,由文化馆组织文化系统职工参演的旗队正缓缓走来。日旗、月旗、青旗、道旗和青龙飞虎旗是皇会代表旗帜,他们进入表演区,标志着皇会正式开始。日月旗代表太阳和月亮,也代表雄性和雌性,是道家传统阴阳理论的典型象征;青旗和道旗则是对吉祥顺畅、风调雨顺的美好期盼,也是政通人和事业隆昌的写照;青龙飞虎旗,在古代代表位,素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今天打出的青龙飞虎旗则有另一番含义。因为天成观皇会主要祭祀的是药王孙思邈,传说孙思邈曾凭借精湛的医术解除过青龙和飞虎的病痛,使它们感恩戴德,长跪不起,自愿担当起了药王的终身护卫,在这里则是为皇会护法的寓意。



中幡舞动搅白云,凤影龙姿亮早春。遥观好似开天翼,近看犹如转月轮大鼓咚咚催虎步,铜钹烈烈憾人心。千般妙技今重现,敢信明朝更有神。观众朋友们,现在进行表演的是天成观皇会的第一道会,由水泉村30名健儿表演的中幡。这是一支身体强健,技法高超的团队,他们的表演定让您大饱眼福。幡根据高矮分大中小三种,相传源自佛教法器的“幡”,为佛门八宝之一。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高两丈有余的中幡。中幡演练的特点是把握平衡、惊险紧张、轻松幽默、刚柔兼备。惊险的动作往往使观众目瞪口呆,幽默的表演又让人捧腹大笑。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按表演动作的不同给每一个动作起了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称为霸王举顶,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拖住竹竿被称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封侯挂印、老虎撅尾、苏秦背剑、大背花,小背花,缠脖绕顶、张飞骗马,燕子翻身、拳架、脑架,肘架,牙架等80多个动作。耍中幡在我国流传已久。源于何代不可考,但在汉代《乐舞百戏图》中,已有顶竿表演的形式。据此推论,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杨米人编纂的《都门竹技词》中,有“耍罢中幡又一班”之句,距今已200多年;凌源县志对辽西地区的中幡样式,表演方法及壮观场面有极详实的记述:“鐘幡,以大竹杆挂色缎作幡,长丈余,形如旌旄,红质牙边,宽三尺许,背面隔二尺细横竹棍,束大杆上如蜈蚣腿,蜈蚣腿旁系小铜钟,健儿二十人各擎一柄,双手高举,且行且舞,或直竖空中,或高掷陡落,以掌承之,以顶承之,以肩承之,以齿、以肘、以尻承之,重约百斤,迎风矗立,旋转如意。”今天大家看到的耍中幡,颇有古书中描述的神韵。让我们对健儿们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现在到主席台前表演的是天成观皇会第二道会马叉英雄会。
由平房子镇三台村25名武士表演。马叉是武术器械表演中的一种,即铁制三锋矛,在秧歌表演中属于技艺类项目。马叉艺术在我国流传多久不可考,但清代《百戏竹技词》中有如下记述:“舞叉,即三刃矛也。缨以铁环,有力者袒而舞之。”其诗曰:“肉袒先登两臂遒,铁环响处掣青虬,年来谁演“周王庙”?闲杀青巾三刃矛。”据水泉村马叉传承人李士昌讲述:耍马叉是水泉村娘娘庙会的项目之一,有了娘娘庙就有了娘娘庙会,有了娘娘庙会就有了马叉出场。水泉村娘娘庙与木头城子娘娘庙、大道三家娘娘庙合称三霄娘娘庙,建庙时间大体相同。据《塔子沟纪略》载,木头城子娘娘庙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3),若上说可靠,则马叉艺术在水泉村已超三百年历史,不愧为古老的民间艺术样式。

马叉表演在县内颇为常见。平房子镇三台村英雄会中马叉传承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远近驰名;水泉乡水泉村的马叉参加县庆表演多次获奖;南公营子西村王府秧歌中马叉是重要角色。耍叉者在专门的锣鼓乐伴奏下,有开门、大小盘肘、脖串、腰串、花串、双打、对打、撇叉,大蹁马、浪子踢球、怀中抱月、苏秦背剑、双叉绕顶、飞叉奔月、春燕吸水等招式。马叉表演要求手眼结合,全神贯注,运叉自如,人叉合一。舞者一路生风,或抛叉于顶上,或拨叉于背间,或悬叉于怀抱,或转叉于腰胸,或行叉于胯下,或踢叉于低空,旋转萦回,翻腾上下。表演者且行且耍,成竹在胸,变化有致;观赏人前簇后拥,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马叉的后面是平房子镇三台村健儿表演的英雄会
英雄会是大城子天成观皇会的重要项目在药王圣驾前的武会,圣驾后的韶音会,并称为“二会。今天的表演,在顺序上作了调整。将马叉和英雄会合成一道会,显得水乳交融更有生气。英雄会是典型民间武术和民间秧歌的有机结合,是民间武术表演的一种特殊形式,极具地域性和时代特色,反映出当时民间武术的传承和水平,是国内少见的武术展演方式,具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价值。

过去,喀左民间多有武馆出现,民间习武成风。三台的武术活动传承至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武术人才。他与三台地秧歌并驾齐驱,远近闻名。表演时,英雄会排在地秧歌前列,为秧歌队开路护航,真是威风大显、虎虎生威大家看到的这支队伍曾多次参加县庆和全县秧歌汇演,受到热烈欢迎。这些年青武士,人手一件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可谓,十八般兵器俱全。英雄会的表演,有时还加进拳脚对打二郎拳大猴拳八步短拳六十四路八卦长拳”;持戒对打有单刀对花枪梢子棍单打齐眉棍八卦剑对八方刀等。单件兵器有罗家枪秦家锏呼家鞭岳家锤等。精湛的技艺、娴熟敏捷的动作,常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是皇会中最引人注目的精彩项目。

(0)
(0)
  
  • 东方白
  • 发表于:2012/2/16 17:38:19
  • 来自:北京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制作太精美了!精品\精品!如临其中,好亲切呀,楼主辛苦了谢分享。
(0)
(0)
  
  • 月光
  • 发表于:2012/2/16 20:14:19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0)
(0)
  
  • 凌水飞歌
  • 发表于:2012/2/17 8:05:26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文、景互映生辉。绝美。
(0)
(0)
宁静致远
  • 心灵家园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17 21:48:10
  • 来自:辽宁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