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欣赏一篇荣获辽宁文学奖的好散文——《斯文唐宋》

  • 荷塘清韵
楼主回复
  • 阅读:1236
  • 回复:9
  • 发表于:2013/9/16 15:22:36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斯文唐宋

                 邸玉超(载《散文》2007年第6期)

   

                         唐朝的潭水

     唐朝的那池潭水,越千年了,依旧清且涟漪。昨日发现,那潭水经雾雨雪霜几多形态变化,已从永州流到我的舍畔。只是潭中原来那百许头鱼已不见踪影,恍惚的还闪两尾亮儿,疑是柳宗元游移的目光。流水不腐,铁梨木刻印的宋版书虽然已经发黄,但时间的木纹仍然清晰,班驳的是盛水之岸。

    人都是有些私心的,能与别人共享的东西不多,似乎惟有苦难与文章,才好共同分享。柳河东先生的文章早年在校时都是读过的,那时心智懵懂,读时囫囵吞枣,读后过眼云烟。体味了人生冷暖,积淀了岁月沧桑,而今重新品味,自然有更深切的感受。

    唐时的永州,是挺偏远荒蛮的。被贬永州后的柳宗元,有点山野农夫的样子,茅舍旁栓着倔强而冒失的毛驴,篱畔的野草出没着黑质而白章的花蛇。他的心情一定很糟糕。从古至今,有几人能做到宠辱而不惊的?何况那么显赫的达官贵人。好在文人的优势在在失势时真正显现出来了。寄情山水,柳宗元的眼睛立时明亮起来。《小石潭记》,全文仅193字,除去文末记述同游者的文字,实质只有167字,却写活了一溪水,画活了一潭鱼。那溪如鸣佩环,隔着缜密的竹林,老远就能听到其清脆悦耳的声响。汪积成潭,水清至透明,甚至虚无:“鱼皆空游无所倚”。日光直透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为坻、为屿的石上,伴青树翠蔓的倩影摇曳。不着水字,水意淋漓。是写生式的,如同苏俄作家米普里什文写抒情小品,不是凭记忆,而是像画家写生一样,铺纸在潮湿的树桩、光滑的石头上,照着自然界的模样,“在春天口授下写的”。也是写意的,如中国画。顾恺之论画事时说:以形写神。柳先生文中之形色,是描摹自然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其情致之清超乎世俗,其意境之远逶迤笔外。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借景抒情:“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人联想到他北望故园,独钓寒江雪时的凄怆心境与感伤情怀。人活着,能看透世事的不多,能看透自己的更少见。能在一杯酒中沉醉,是一种超脱;能为一汪水感动,也算是一种幸福。

    早几年,曾读过著名画家吴冠中画的一幅《观鱼》,画中的池潭群鱼信游,光影婆娑,笔墨技法无以挑剔,只是构图稍显局促,少些意境,尤其画亭上拥挤不堪的观鱼人,似乎粘了些粉气。文有文的不足,画有画的局限。像柳河东先生这样笔致优美、诗情画意兼备的文章,古来也不多见。年前游湖南,未得机会到永州拜会小石潭,甚觉遗憾,稍可弥补的是,在张家界武陵源见到了类似的溪和潭。据说,是吴冠中先生最早发现张家界的秀美风光,才使得这处深藏闺中无人识的人间胜境远播海内外。南国有嘉木,潇湘多才子。凤凰城的沈从文写尽了湘西风土人情,惟独不见永州的山水风物,也许是因为前人柳宗元捷足先登的缘故?喜欢食蚕豆豉和蕨菜的湘籍画家黄永玉,对湘西北的张家界钟爱有加,但不知他画过湘南永州的小石潭没有?难以逾越的不是山水,是古人创造的艺术高度。

    一千二百年前那潭中的鱼可能已成为化石,而那水还活着,在文字的河床汩汩流淌。她滋润了古今多少人的心灵,绿化了多少生命,没人说得清。

 

                    手指的表情
  
  文学中的手指多半是属于女人的。红酥手,黄藤酒。单就那色彩,就够撩人的,不饮,也会半醉。有点文化的人喜欢用雅致的白耦之类形容女人的纤纤玉指,而我乡下的外婆捏住邻家女孩的手指说;“看嫩的,跟葱白儿似的。”古人之所以喜欢手指的特写,是他们懂得,最能透露内心隐秘的不是人的面目,而是手指。手指的表情往往是神经质的、下意识的,因而更接近心性的真实。
  我在读唐人李贺时,眼前一直有双手在晃动。那是怎样一双手呢?《新唐书》有李贺小传,写得极生动。说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又说,他常骑一匹瘦马、身背一锦囊,遇有所得,即投书囊中,及暮归,乃撰写成文。我想,李贺的那双手,绝不可能像写“手”的高手茨威格描写的奥地利人的手那样,“秀窄修长,却又丰润白皙,指甲放着清光,甲尖柔圆而带珠泽”,而是五指清瘦如柴,指甲长且苍白,甚至有些灰指甲也不好说。这位骑着如狗的瘦马的落魄青年,青灯孤影,以“长指爪”奋笔疾书,为诗耗尽心血。母亲疼他,怒曰:“儿要呕出心来呀。”为不值钱的诗去呕心沥血,精明人是做不来的。聪明人的手指在捻数铜钱时才生动。
  古来,男人的手指一般是不受文人青睐的,更何况是挑剔的史家。独有李贺的手指,因其表情的专注与情感的丰富而被记录在案。清人高其佩自觉五指通心,故除去狼毫的间隔,以手指作画,直抒胸臆,浸染满纸情感,开指画先河。即便如此,老先生的手指也无史官理会。他的画是他的手指的自传,是最牢固的真正的“手迹”。
  为李贺作传的,是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称宋祁的那位词人。宋祁是读懂了李贺的,“长指爪”三字不仅传神了李贺的外在特点,而且状写出了李贺复杂的内心。李贺是河南宜阳人,七岁便能辞章,为韩愈所称赏。可惜人生短促,英年早逝,二十七载落寞岁月,只存诗241首。毛泽东是很欣赏李贺的,不但用硕壮的指点江山的手指圈划了他的83首诗,而且多次引用或化用李贺脍炙人口的名句。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
  长修长手指的人,适宜弹丝抚琴。李贺一定也会一两样弹拨乐器的,也许是七弦古琴,也许是凤首箜篌。不然他怎能写出《李凭箜篌引》那么美妙的诗。“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指尖流淌出的七彩声光,五指跳跃的丰富表情,可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媲美。古人论李贺诗是“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其实,数代更迭,千年已过,又有几人能与之比肩?现代人追求时尚,也更务实,读诗与作诗显得有些奢侈,而且心性也散乱了,哪还能作出好诗。
  相术家之所以能从指纹读出命运,不是他读懂了手指的表情,而是窥测透了常人的心理。
  五指连心,当你的手指握成拳头时,传达的但愿不是痛楚,更不是愤怒,而是自信与坚定。这样的表情,可以延年益寿。

                             宋朝的月光

    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丝毫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作此痴想。

    想来,宋朝的月光一定没有唐朝的亮,大唐盛世,天高地远,月光亦格外明媚,有霜的重量,有雪的质感。我在一篇小说里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盛唐般的月光照在晚清色泽的麻花被上”,在我的意念中,唐朝的月亮总是圆满的、温暖的淡桔色,而清朝的月光则是亏残的、清冷的靛蓝色。宋朝的月光什么颜色?宋瓷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曾见一仿定窑瓷瓶,器薄如纸,莹白如粉。汝窑瓷色前人称近似“雨过天青”。我以为,宋朝的月光已凝固在宋瓷上,如果有可能,你去轻轻触摸一下,就会真切感受到宋朝月光。如果做不到,不妨读一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那里保存着原滋原味的大宋月色。

    元丰二年,也就是1079 年,苏东坡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任团练副使,团练这个衔就够小了,比芝麻还小一圈,且加个副字。苏东坡是落拓不羁的文人,面对这种境遇,依然随缘自适。四年后一个深秋之夜,苏东坡寂寞无聊,被娇好的月光关照,遂寻相知朋友欣然赏月。苏东坡眼中月光如水般平静,心中月光却藏着波澜。他用少到不能再少的文字(仅十八字),状写出流传千古的“苏氏月光”:月光洒落,如庭院积水,水草交错,原是竹柏倒影。虚无之物,历历在目;动静和谐,亦实亦空,没着一个月字,却满目月华。如抒情诗,如写意画,如小夜曲,渲染出一种天地洁美的情调,抒发了一种浪漫文人的心境。特别是结句“闲人”二字,意味深长,既有人生不如意的悲凉之感,又有人与自然相融的温暖之色。

   承天寺里该有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佛,其脚下踩着一个布袋。人每天提着这种布袋,行色匆匆,知其沉重,也难以放下。布袋里装着什么?烦恼。这个夜晚,苏东坡把布袋暂时寄存在寺中月下了,想必他一定能睡个好觉。

用汉字建筑的楼亭



     最耐久的建筑材料是什么?是文字。是方方正正、色泽古朴、音律和谐的汉字,而且是繁体的那种,简化字因为少了筋骨,堆砌出的东西往往难以持久。尤其是眼下,文字已是机制的,如那机制、空心的砖,怎能指望它永垂不朽。

年前游历岳阳,登岳阳楼,观洞庭水,可惜既没有找到去国怀乡般的怀古幽情,亦没寻到宠辱皆忘的骚人之感。也是,历经千载日升日落,那水已不是宋朝的水,那楼也不是当年的楼,秦砖汉瓦,都禁不住雨的腐蚀,唐亭宋榭,又怎能抵挡住风的抚摩呢。无奈,回到自家豆棚居,重读《岳阳楼记》,才将惨遭破坏的心境一点点修缮。

    据说,岳阳楼始建于唐。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等文字大师都曾为其装潢,使岳阳楼陡然增色,但直到北宋的范仲淹才把它建筑得至善至美。宋仁宗庆历六年,也就是1046年,因“庆历新政”变法失败而遭遇罢黜的范仲淹正在河南邓州戍边,忽然接到朋友滕子京的书信,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请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九月十五日晚,凉风微歇,圆月高栖,忙完公事的范仲淹将《洞庭晚秋图》悬挂于书房北墙壁,回顾童年洞庭印象,勾连多半生仕途境遇,不禁浮想联翩,文思潮涌。他以衔远山吞长江的豪迈气度,以春华景明的美妙文笔,以古仁人之德行,建筑了他心中的岳阳楼,其文情之茂盛,气势之磅礴,哲理之精深,堪称绝笔。此时,与范仲淹同时遭贬的六一居士正在滁洲把酒临风,作历久弥香的《醉翁亭记》。两个命运相近的人几乎同时用方块汉字构筑了千年不朽的楼亭。看来,所谓巧合,不仅仅是两点相交的不期而遇,还是人与人超越空间的心有灵犀。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食不给,至于糜粥继之”,因此他一生崇尚节俭,就连不能果腹的汉字都舍不得多用,题记那么高耸的岳阳楼,也仅用了368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正是这字字珠玑,再造了岳阳楼的精神骨质,使其成为今天一座足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文建筑。范仲淹无论是居庙堂以高,还是处江河之远,总是一以贯之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其何等宏阔的胸襟和抱负。《宋史》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看来决不是虚言。余以为,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是应该占一家的。好在他并不在乎这些,他是超然物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建筑者,大多有此风范,即使是两手灰浆的草根族,也会视亲手搭建的一砖一瓦为身外物,何况是文化大厦的建筑师。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的生存不是为它们自己。

    有着唯美主义和复古倾向的建筑史学大师梁思成先生,在谈传统营造法则时有一比,说在欣赏一国文学前,要先学会那一国的文字及其文法结构,并提醒我们要注意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梁先生这话,更像是说给国文建筑者的,包括我等堆砖叨勺的泥瓦小工。

   《庄子·秋水》云:“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在我生活的大小凌河岸,人们从来不捕龟,认为龟是充满神性的物种。由神龟驮来的甲骨文字,神奇而神圣,不得不让你产生敬爱与敬畏。

  
  • 月光
  • 发表于:2013/9/17 19:19:55
  • 来自:辽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感谢楼主分享!!
(0)
(0)
  
  • 云中飞龙
  • 发表于:2013/9/18 6:54:50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0)
(0)
  
  • 女飞车
  • 发表于:2013/9/18 8:31:04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读来是一种享受,谢谢楼主分享美文。
(0)
(0)
  
  • 凌水飞歌
  • 发表于:2013/9/18 9:17:13
  • 来自:辽宁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充满诗意。功力非凡!
(0)
(0)
宁静致远
  • 凌水情
  • 发表于:2013/9/21 16:14:50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欣赏学习。
(0)
(0)
  • 卜算子
  • 发表于:2013/9/29 8:13:19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学习,乐而不忧,更快哉。
(0)
(0)
  • 月满西楼
  • 发表于:2013/9/29 9:41:10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丝毫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作此痴想。
文人情怀的体现。拜读。
(0)
(0)
  • 妮子
  • 发表于:2013/9/29 18:16:10
  • 来自:辽宁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学习!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奇葩,更令人痴迷浮想,那时明月那是霜!感谢楼主转载与大家共享!
(0)
(0)
热情似火的活着!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