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欢欢喜喜过羊年

  • 龙翔环宇
楼主回复
  • 阅读:1580
  • 回复:11
  • 发表于:2015/2/20 9:18:31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富有特色、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的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黎、白、高山、赫哲、哈尼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春节期间,各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节日喜庆气氛。在一些地区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取乔香纳福之意。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春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时期,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说文解字?禾部》中说:“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现在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谷物。
    另外,民间还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头。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半信半疑。到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对联,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访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我国过年有很多习俗,比较普遍的是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置天地桌、守岁、放爆竹、吃年夜饭、接神、踩祟、祭祖、送财神、饮屠苏酒等风俗习惯。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而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传说泾河龙王因犯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王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在下棋时,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大将秦叔宝与尉迟敬德戎装出宫守卫,方保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日夜守卫,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来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贴春联是更为普遍的习俗。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因此,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讲:“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访,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写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尚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为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的习俗,都具有祈福、喜庆、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明代随着春联的盛行,年画亦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后室内室外,门上、窗上均有张贴。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放爆竹。我国民间过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烟花”、“焰火”等。特别是除夕夜,无论是山村还是县城,从8——9点钟到半夜之后,一般要持续4——5个小时,鞭炮声震长空,不绝于耳。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区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旺盛。此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院内是灿烂的火花,空中是震天的鞭炮响声,把节日喜庆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守岁、吃年夜饭的习俗也较为普遍。守岁的习俗,俗称“熬年”,从吃年夜饭开始,一直吃到深夜。据宗懔《荆楚岁时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逝去的如水年华饱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冀之意。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欢欢乐乐的喜庆场面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满桌盛宴少不了火锅、鸡、鱼。火锅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鸡、鱼谐音吉、余,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上一道甜食,祝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全家人围座在桌前,品酒赏菜,别有一番乐趣。这时,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助兴。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形状象元宝,吃饺子象征“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长面,是预祝长寿百岁。
    送财神。在一些地区,还保留着送财神的习俗。从春节刚入夜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喊:“送财神啦!”这时主人为了吉利,便出门迎接财神,同时,赏钱给送财神的人。另外还有的人装扮成财神爷,身穿红袍,头戴乌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活象唱戏中的赵公元帅。后面还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逐户地送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财神爷一来,添福增财,金银财宝滚进来”等等。
    接神。接神的习俗是在新旧年分野,但接神的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在新一年开始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其浓烈。接神后,将芝麻秸从大门口铺到屋门,有的铺在甬道上,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响,称为“踩岁”,亦叫“踩祟”,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之意。
    请年祭祖。古时这种礼俗极为盛行,即使现在,乡村中也较为普遍。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亦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宗牌位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米饭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祭祖形式虽各不同,但多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好友拜年时,也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饮屠苏酒。这种习俗在一些地区较为普遍。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家庭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而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除日》诗云:“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南宋文天祥诗曰:“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建国初期的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有诗云:“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和邻里家中祝贺新春,俗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早在汉代就有。唐宋之后更为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春节期间拜年的形式也超越了传统的串门祝福,而出现了新的拜年形式,如电话拜年,贺卡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这些拜年形式除丰富了春节的拜年传统外,还因其简单方便、快捷、无时空无国界阻碍、生动活泼、费用低廉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近几年来,通过手机拜年的短信多达几十亿条,而通过网上传送贺岁、拜年的参与人数更是不可胜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自治县建立五十多年来,喀左城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回想自治县建立初期,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孩子们盼过年,吃点腥花;大人们怕过年,生活拮据、困窘,拿啥过年呀?往事不堪回首。现如今,市场丰盈,各族群众生活富庶,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摆上餐桌的已不止是大鱼大肉,而是鱼虾蟹鲜,应有尽有,欢欢喜喜过大年。除夕夜,全家人欢聚一堂,欣赏春节联欢晚会。说到春晚,自1983年春节第一次开办以来,流传至今。以致如今年三十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以说没有春节便没有春晚,没有春晚便没有春节。现在人们看春晚的胃口已吊得很高,总觉意犹未尽,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又使全家人笑声不断,欣喜有加。兴奋之余,我衷心祝福自治县兴旺发达,再创辉煌!祝全县各族人民生活美满,幸福安康!
  
  • 山野闲人
  • 发表于:2015/2/20 17:28:01
  • 来自:辽宁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受益匪浅,品味到了年味,知道了年的来历,对风俗习惯更深一步的理解。
         祝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吉祥!!!
[此贴被山野闲人于2015-2-20 17:28:44编辑过]
(0)
(0)
  
  • 月光
  • 发表于:2015/2/20 19:21:27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楼主美文,长见识。祝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吉祥!!!
来自手机版
(0)
(0)
  
  • 云中飞龙
  • 发表于:2015/2/21 8:08:04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欢欢喜喜过羊年,祝 喀左人民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0)
(0)
  
  • 荒唐王爷
  • 发表于:2015/2/21 17:52:28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文。
(0)
(0)
  • 杨柳
  • 发表于:2015/2/25 12:13:26
  • 来自:辽宁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哈哈,读着龙翔环宇先生这篇过年散文,一股充满北方民俗特色的年味儿,又扑鼻而来啦。说古论今,展示了传统民俗的变迁,但是那热烈、祥和、快乐、亲请、团圆的年味儿,始终洋溢在人心里,令人心生暖意。
       顺祝龙翔环宇先生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再谱新篇。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