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大 凌 河 颂

  • 青龙河
楼主回复
  • 阅读:4007
  • 回复:26
  • 发表于:2008/3/1 9:48:29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大 凌 河 颂

 

 

 

题记:“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区系:一个是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

 

大凌河,没有长江的气势磅礴,也没有黄河的源远流长。长不过四百公里,流域亦未逾两万平方公里。但她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她是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源流,在她的上游,5000年前,我们的先祖孕育了辉煌的红山文化,她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是一片让世人膜顶崇拜的圣境。

俯视大凌河,让我们感受她的雄浑气魄大凌河古称渝水,又名白狼水。唐曰白狼河,辽谓灵河,金改凌河,亦唤凌江。明代始叫大凌河,清时蒙语傲木楞河。200多万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在努鲁尔虎山麓造就了大凌河和老哈河。老哈河是西辽河的源头,令人扼腕的是,发源地也成了这对姊妹河的分水岭。老哈河(下游为西辽河)顺努鲁尔虎山北麓,流向东北,与吉林西部的东辽河汇成辽河主流,涌向东北平原南沿,注入渤海。高傲的大凌河,焉能与之同流,她河出三源,涓涓沥沥,渐成奔流,于千米高程,纵身而下,显示夺人气势。三流利州相会,挽臂北上,压努鲁尔虎山南麓,沿途钩携,廿流相加,威风凛凛,劈山开岭,涤荡山谷,扑平陵丘,纵贯平野,在辽西之松岭、黑山和闾山等山脉之间,划出一个美丽的新月形曲线后,切闾山西缘,直逼东北平原南端,一路风尘,洪流滚滚,青山不遮,东流毕竟,她置辽河于不顾,遁入沧茫。迎接她的有数千丹鹤,万顷芦苇,俨然大河气派。

魂牵大凌河,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伟大力量。诗人说:可以没有高山,也可以没有森林,但绝不可以没有河流。没有河流,诗歌就没有韵律,风景就单调乏味,土地就贫瘠干渴。没有河流的家园,你就不会那么依恋。我想诗人过分强调河流的作用,有着他对河流的情感。然而,我对大凌河的情愫,是发之内心、出之骨子的。大凌河让我感受到她的厚重、深沉、博大和慈爱,她让我魂牵梦绕、百般依赖。当我虔诚地伫立在她身旁时,每次都尝试着诠释她的永恒魅力与不息精神,但䯏每讉我感到力不从心,深感即使历练一生,也可能是‌一篇写来头飞雪,世人不瞥君何云”,而我思考依旧、情思依旧、眷恋依旧。每当内心苦闷或是彷徨时,定要向她倾吐和诉说,她总是静静地听着,我会在这不语中,意会她的点拨与教化,心结释然,迷途知返$豁然开朗。每当临高眙望她时,面对她开阔心胸,博大襟怀,顿悟自己有时那么地狭隘与小气,身心和灵魂陡然得到净化和提升。每当我游外远行,常常梦回故里、身卧凌水之中,尽情地享受她的爱抚与安慰,聆听她的嘱托与教诲,就会底气十足,游刃有余,阳光灿烂,自然不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奈与无助。大凌河,我们的母亲河,你冲积一方沃土,滋润两岸茂林,灌溉万亩禾苗,养育龙城儿女,你是我们生命和力量的源泉。 

    赞美大凌河,让我们感受她的如画风景。大凌河是一条魅力十足的河流,她的形状如长虹、似新月,象一条白练从努鲁尔虎山麓抛起,在辽西山谷间形成一弯弧线后,飘落在渤海西岸。在这弯弧线上洒落大大小小数十座水库和人工湖,宫山嘴、菩萨庙、瓦房店、闫王鼻子、龙潭、白石等水库象明珠般镶嵌在辽西大地上。凌河儿女,亲近凌河,陶醉凌河,千方百计客留凌河,在建昌、凌源、喀左、朝阳城区段,拦河截坝,造凌河万畹水泊胜景,为大凌河锦上添花,塑山水城埠无限风光。著名赋作家王秉德先生在他的《大凌河赋》中这样描写大凌河朝阳城区段风景:“山因水而苍青,地因水而滋润,境因水而幽雅,情因水而温馨。赏长桥卧微波,睹轻舟逐细浪……” 大凌河是一道风景长廊,沿途有大黑山、木兰山、凤凰山、医巫闾山和惠宁寺、大佛寺及利州古城、三燕故都等众多名胜古迹。曹操、唐太宗、康熙等历史名人也曾沿凌河古道,御驾龙城,继而东征北伐,临碣石观沧海,留下圣迹名篇,让世人感慨万千。特别是三燕时代,慕容鲜卑在凤凰山脚下,狼水西修筑规模宏大的和龙宫和龙腾苑,引凌水入宫苑,造神渠天湖,堪称大凌河开发史上的开篇之作。 

而今,古老的大凌河日新月异,如诗似画。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两岸长堤高筑,花簇林密,绿草如茵,蝶舞蜂鸣,蛙声一片。长廊接亭,游人如织,曲径通幽,情人相偎,笛音远闻。驻足岸边,放眼远望,画舫飘荡,美羽翔集,远山横黛,烟波浩淼。湖光与山色辉映,凌水与古城融汇,真可谓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一城山水、半城塔影、人间仙境。

畅想大凌河,让我们感受祖先文明的辉煌。有多少文人骚客捉笔挥墨,洋洋洒洒,掏空肠肚,仍摇首长叹,不得凌河真谛。

远古,先人傍水而居,依林而落,是火开启了先民的智慧和文明,火,不仅给先民带来温暖,也让他们享受光明,最主要的是给后人留下灰烬和陶片,使我们能够捕捉远古文明的信息。  

让我们还原远古,遐想洪荒。十五万年前,大凌河边的一个天然溶洞(位于喀左县),后人叫她鸽子洞,她立于山腰,后依青山,面朝凌水,背风向阳。凌河古人折木为具,敲石制器,捕鱼围兽,烧鱼烤羊,繁衍生息,其境融融。1973年的春天,考古工作者走进了鸽子洞,从洞中发现了300多件旧石器时期的石器。在厚厚的灰烬层里,还发现了许多原始人吃剩的羊骨化石,而一颗完整的儿童牙齿化石的发现,则揭开了大凌河流域15万年前古人类的面纱。 

让我们走进5500年前,在大凌河上游岸边的高岗上(位于凌源、建平交界处的牛河梁),这是一个神秘的史前王国。高贵典雅的女神庙、方圆叠加的巨型祭坛、气势恢宏的石砌金字塔、错落有致的宠大积石冢。女王被着虎裘,耳吊玉环、腰挂玉佩,神情安祥地欣赏激越的凌河傩舞,欢动的部落人群,伴着埙音哨响,有节奏地敲打骨板和木鼓,欢乐之声穿透凌河两岸的山谷。他们的图腾为龙,他们崇拜女神,这是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八十年代初,考古界在凌河岸边的牛河梁,发现了这个方圆近五十平方公里,女神庙、坛、冢浑然一体,构成中国最早有关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伟大遗存。在女神庙的遗址中,发现了震惊世界的牛河梁女神头像,人们把她称为东方的维纳斯。特别是让人叹为观止的玉猪龙,被称为中华民族第一龙,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考古界。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他的《华(花)与龙的结合(距今五六千年)》中特别提出:“华山脚下的玫瑰(花,音同华)与燕山脚以北的龙的中间对接点在桑干河上游(河北、山西北部)一带。两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发现在的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西部地区一带),时间不晚于距今五千年间。那里近年发现的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含有玉雕猪龙、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筒座与彩陶盆的巧妙结合……红山文化的祭坛、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等可以看作是以龙和华(花)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结合到一起,从而迸发出文明‘火花’ 。”玉猪龙和女神头像的发现,证实了女娲补天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由4000年延伸到了5000年。大凌河,像黄河、尼罗河和恒河一样,在辽西的丘陵河谷间哺育出了照亮了整个世界的辉煌文明。

猜想大凌河,让我们感受圣水神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河不在大,有龙则名。我想大凌河就是因为她有“龙”,才使得她如此灵动,如此深不可测,如此名声大震。玉猪龙、龙纹、龙山、龙城、龙的传人,这些都发生在她的身上,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红山女神是中华祖母。5000年前大凌河的先民们祭拜她、供奉她。她是那么神密、圣洁和高贵,宽平的额头,高高的颧骨,炯炯有神的玉眸,考古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典型蒙古人种的先祖。她的后裔在哪?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神密消失。他们难道沿着大凌河或老哈河进入辽河流域,最后走入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散落于白山黑水之间。还是进入蒙古高原、进入黄河流域,我猜想他们的影响不只是东北亚,因为在桑干河中映射出凌河上游红山人的影子。

大凌河不是孤立的河流。史学家把她同渭河联系在一起,就是说中华文明的起源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同中华文明的另一个源流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史前有过交融。“花(华)”族同“龙”族,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诗人迟兆勤在他的《沿着大凌河寻根》中这样写道:“用凌河的石子敲打渭河的阶片\敲击的合音谁能分割\无论中原和北方\陶器圆满过、破碎过\今天考古用心血粘连\使往事有了新说\看这些美丽的图案\花丛藏着龙身\龙身绘满花朵\这是漫长的交汇\还是激烈的融合?”是红山文化南下,影响了仰韶文化,还是仰韶文化北上,濡染了红山文化,这都是个巨大的问号,或许我们这代甚至下一代也解不开的迷。

大凌河最大的特点就是叫大凌河。不是最大的河流,称大。称大五百年,世人无异议,这在世界河流史上独一无二。有人说是为了区别于小凌河,小凌河究竟同大凌河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为什么叫小凌河,而不叫其他名字。但我要告诉你事实上大凌河、小凌河是两条互不相干的河流。而为什么却以一大一小相称呢,难道两条河流在历史上真的存在某种特殊关系?目前水利和史学界仍无定论。我不是水利学家,也不是史学家,我提出这个问题,意在告诉大家,大凌河真的神秘,她让你永远猜不透,永远解不开。        

(写于2008213)



  
  • 许舒颖
  • 发表于:2008/3/1 21:03:13
  • 来自:辽宁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大凌河,我的母亲河。

    文章先总后分对大凌河的历史作了详实的阐述。再分为五个部分对大凌河层层深入展开联想。写俯视大凌河——感受她的雄浑气魄;写畅想大凌河——感受祖先文明的辉煌;写魂牵大凌河——感受母亲河的伟大力量;写赞美大凌河——感受她的如画风景;写猜想大凌河——感受圣水神密。作者由面到点,由景到人,细腻地描述了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发展渊源。全文在写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有条有理,粗细有致,情景交融,讴歌了大凌河不大但不凡。表达了作者对大凌河深深热爱的心情。最后抛出大小凌河关系的悬念,引人继续去对神秘凌河的探寻!

好文章。谢谢楼主,辛苦了!




(0)
(0)
  
  • 月光
  • 发表于:2008/3/1 23:17:37
  • 来自:上海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欢迎博哲光临喀左在线论坛,希望能看到您更多精

彩的作品!

(0)
(0)
  
  • 卜算子
  • 发表于:2008/3/2 9:52:28
  • 来自:辽宁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细腻有品位!

大凌河承载着千古人文底蕴,她不是一条河,她是一条思想巨龙.她是一条河,她是一条母亲河,她让她的子孙披上世纪和世界的光环!

(0)
(0)
  
  • 幽默居士
  • 发表于:2008/3/2 10:30:05
  • 来自:辽宁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是喝凌河水长大的,好文章!!!

(0)
(0)
  • 抱月天骄
  • 发表于:2008/3/2 11:05:27
  • 来自:辽宁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喀左在线又有大手笔光临,可喜可贺!该文洋洋洒洒,谈

古论今,不但有艺术价值,更有史料价值!严重欣赏!

(0)
(0)
  • 香草
  • 发表于:2008/3/2 22:08:55
  • 来自:辽宁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这篇文章让人对大凌河肃然起敬,好文!

(0)
(0)
  • 许舒颖
  • 发表于:2008/3/22 23:33:25
  • 来自:辽宁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周日电台要播出这篇文章,所以再来看看全文,有不一样的神圣呢!这是我们喀左在线的光荣!谢谢博哲先生,期待你更多的作品.
(0)
(0)
  • 青龙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08/3/25 10:00:43
  • 来自:辽宁
  1. 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文由 水清无鱼 发表于 2008-3-22 23:33:25 :
周日电台要播出这篇文章,所以再来看看全文,有不一样的神圣呢!这是我们喀左在线的光荣!谢谢博哲先生,期待你更多的作品. 
            谢谢斑竹,你辛苦了,为了这篇文章,我得好好请你呀。
(0)
(0)
  • 茧儿
  • 发表于:2008/4/5 19:13:46
  • 来自:辽宁
  1. 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有气势,又读了一遍
(0)
(0)
  • 岁月留香
  • 发表于:2008/4/5 19:22:22
  • 来自:辽宁
  1. 2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徐彬
  • 发表于:2008/4/9 18:30:11
  • 来自:辽宁
  1. 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不错!LZ辛苦了呀. 这几天心情不好就不多写了.
(0)
(0)
  • 黄思雨
  • 发表于:2008/4/11 18:04:55
  • 来自:辽宁
  1. 2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 荒唐王爷
  • 发表于:2015/11/8 9:09:28
  • 来自:辽宁
  1. 2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记叙清晰、抒情真挚,议论严谨,几方面结合得浑然天成,一以贯之,十分难得。
(0)
(0)
  • 云中飞龙
  • 发表于:2015/11/14 9:21:59
  • 来自:辽宁
  1. 2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本文气势磅薄,以真情实感赞美了大凌河,欣赏美文!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