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历史典故 孔孟颜曾为何称呼一家人?

  • 杨柳
楼主回复
  • 阅读:19710
  • 回复:59
  • 发表于:2014/3/31 8:32:35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喀左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历史典故解说
             孔、孟、颜、曾为何称呼一家人?


                               杨 柳         2014.3.28

我单位办公室里有姓孔和姓孟的两位同事,午间闲谈之时,我问起为何说:“天下孔孟以及颜曾四姓氏是一家人?”,这二位笑而不答,原来竟然不知详情,只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说法,也知道排辈占字一样,认户一家子。从目前最高辈分排起,如昭、宪,庆,繁,祥,令,德及以下。于是我查阅资料,引经据典给予说明,他俩方知故里,茅塞顿开,并且笑呵呵地亲密握手,显得格外浓情蜜意。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西周末代春秋时期鲁国人,是著名的首家开创学校的私塾先生,他曾经带领着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历经艰难。他曾经在鲁国做过法官,但时间不长,大部分年华主要用到办学与教学上,被称为孔圣人,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他的许多名言:“仁者爱人”,“三人同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还有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迄今人们耳熟能详。晚年时候,他把游历各地中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见解对话,加以总结,著述成《论语》。后人有评: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这部书的功力。近年来《孔府学院》遍及世界各地,《论语》是必修主课,显见其影响之大。他主张有教无类,只要肯来读书学习,无论尊卑贵贱,年龄大小,尽皆收录。为普及平民文化,开创先河。因此收徒弟达三千人,脱颖而出了著名的七十二贤人。其中颜回是其最中意的贤人弟子,可谓“师徒如父子”。另外还有子路、冉求等人,至今冉姓也和孔、孟、颜、曾姓排辈占字一律,只是仿佛在情感上没有这四姓氏家族亲近。曾子是孔子的孙子名叫孔汲的学生,亦是孔汲的得意门生,关系亲密,情同父子。孟子是曾子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儒家学说,并给予发扬光大,著述《孟子》,名闻天下。于是排名在颜回、曾子之前。故此,孔、孟、颜、曾,虽然这四个不同姓氏家族,却有一家人之说辞,乃是继承孔子的仁政儒家学说派志同道合的一家人,如当今所谓:“同志”,而无论辈分高低、年龄大小。由此可见:孔、孟、颜、曾并非是具有血缘关系或结义关系的一家人。及至当代,孔、孟、颜、曾,关系密切于别姓,见面亲近,乃上古传承沿袭于今。可见孔孟文化源远流长,令人叹羡。它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一件千古流传的瑰宝,悠久历史长河中一颗闪烁耀眼的明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支馨香四溢、永不凋谢的的奇葩。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8:59:10
  • 来自:辽宁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1楼(枭雄)的帖子

哈哈,杨柳感谢您枭雄先生的批阅。此文的写出缘由,乃是同一个办公室两个同事分别姓孔和姓孟,午间闲论引起的孔孟颜曾一家子古典传说,问他二人,却乃不知底细,于是我给予解说,他二人哈哈大笑,且说:你外姓人竟然比我们一家子还了解呢。
这个历史典故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10:09:06
  • 来自:辽宁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6楼(云中飞龙)的帖子

      杨柳向云中飞龙先生致以深深谢意,感激您的批阅与赞誉。然而“博学多才”之评,令我汗颜啊。今后还的多承您的指教呢。您堪称历史文学家了呢:著述数《大燕烟云》,令人置身于古战场,仿佛看到夜幕下的刀光剑影啦。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10:13:27
  • 来自:辽宁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5楼(月光baiweirensheng)的帖

杨柳真诚感激您月光女士的批阅与勉励。此文参阅古典,加以删减,白话解说,使得我那两位同事拜服啦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10:36:07
  • 来自:辽宁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引用:原文由 铁朔 发表于 2014-3-31 12:54:15 :
儒者先贤提倡坦坦荡荡、提倡推己及人、提倡世界大同,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并无姓氏间的远近亲疏。
四家独厚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即便是先贤的后代也难免曲解他们的学说;说明了事实上影响中国人行为的还是农耕文化,而不是儒家文化。
欣赏杨柳先生文章。
       杨柳非常感激您铁朔先生对此文的批阅与论述。诚然儒家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并无姓氏之间的远近亲疏,但是,对于孔孟颜曾四姓氏家族来说,的确自古就有一家子说法呀,而且,孟、颜、曾,还有部分冉姓,也和孔氏家族谱排辈分占同一个字呢,由此可见孔孟颜曾一家子历史传说,由来已久,可信也可嘉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呢。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应是孔孟文化为主呀,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至今,孔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呢,历史上大凡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都和孔孟文化熏染陶冶相关呢。所以说,农耕文化不能算是影响中国文化的主体呀。如上之说,可否商榷?请铁朔先生给予批评。
[此贴被杨柳于2014-4-4 18:11:51编辑过]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10:42:40
  • 来自:辽宁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引用:原文由 事业 发表于 2014-3-31 11:16:22 :
学习了,我所知姓冉的辈份好像也排上了,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关系?
        杨柳感谢您事业先生对此文的批阅啦。孔孟颜曾一家子排辈一致,还有部分冉姓也是按照孔姓排辈占字,似乎感情上没有孔孟颜曾这四家族亲热。
       杨柳顺此衷心祝福您事业红火,精神愉快,工作顺利,合家安康。
[此贴被杨柳于2014-4-4 18:14:06编辑过]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 16:49:33
  • 来自:辽宁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13楼(铁朔)的帖子

哈哈,谢谢您铁朔先生的批复呢.大凡有作为得人成功,既有时世造英雄,也都离不开孔孟文化的熏陶感染呢,否则就不成功呢.孔孟文化堪称制国方略呀.黄巢没成功,李自成没成功,石达开没成功.呀.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 16:59:44
  • 来自:辽宁
  1. 17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15楼(草原211)的帖子

哈哈,杨柳感激您草原211先生的批阅.本是闲谈引起的话题,说起孔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程度啦.
您的儿时快乐时光令人感怀呢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 17:02:07
  • 来自:辽宁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14楼(龙翔寰宇)的帖子

杨柳感激您龙翔环宇先生的推荐.本是闲谈,引起说法,可谓裨益啦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 17:07:06
  • 来自:辽宁
  1. 19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13楼(铁朔)的帖子

铁朔先生直言敢谏,堪称忠臣.百家争鸣,有您一席.我敬佩您的高论,但是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孟文化得以流传,功不可没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3 9:58:38
  • 来自:辽宁
  1. 21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20楼(龙翔寰宇)的帖子

     杨柳能得到您龙翔寰宇先生的高度评价,实在是情不自禁.喜出望外啦.这既是对我的勉励,也是对我的鞭策啊,谨此,杨柳由衷深深致意您——————————一向关注并促进喀左文化事业发展的令人敬重与仰慕的龙翔寰宇先生,精神愉快,工作顺利.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4 13:12:50
  • 来自:辽宁
  1. 23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22楼(杨柳)的帖子

更正:那样会造成社会动荡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4 18:06:31
  • 来自:辽宁
  1. 26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25楼(月光baiweirensheng)的帖子

哈哈,原来还有那个奥妙方法呢,这真是可谓: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呢。杨柳在此谢谢月光女士指导啦。一字尚且为师呢,何况您所执导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啊,于是您可堪称我杨柳的老师啦,并且当之无愧啊。再次致意您,感激您,祝福您。
[此贴被杨柳于2014-4-4 18:08:02编辑过]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2 11:05:47
  • 来自:辽宁
  1. 40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38楼(铁朔)的帖子

      (孔孟学说)他们的存在和发展状态是特别值得研究的,这种研究工作也是特别有现实意义的。只可惜物欲才是这个地球上的主旋律,我们能做的只是爱所有的人,祈祷一切生灵和平、美好。 
       铁朔先生此番言论,乃是中肯直言,精辟见解呢。咱俩的讨论终于有了共同点啦,哈哈哈。想起先前你曾发表过的关于《大脚好还是小脚好》之说,你我还有过一番面红耳赤班底争论呢,堪可称铮铮挚友啦。记得那回抱月天骄先生曾经附和你,称当代时尚女士穿高跟鞋是流传千年的裹脚文化的赘瘤呢,于是我奚落他,这准是抱月天骄先生的夫人某日突发奇想穿了高根鞋,忽然崴了脚,不能下地给他下厨房,于是他借此迁怒高跟鞋了说它是赘瘤了呢,也未可知。但是女人穿高跟鞋不至于被称是穿了裹脚文化的赘瘤呀,爱美与时尚是社会的进步呀。哈哈,旧话又重提了,打住,顺祝你铁朔先生工作顺利,一切如意。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3 10:13:21
  • 来自:辽宁
  1. 42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41楼(雪花)的帖子

哎呀,雪花先生可是位工作第一的大忙人啊,正当春耕大忙季节,你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你怎能有闲暇批阅我的这篇拙作呢.虽然如此,杨柳还是感激你的留言呢,外人还不肯吭声呢.顺致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5/6 16:36:39
  • 来自:辽宁
  1. 44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43楼(雪花)的帖子

       哈哈,杨柳谨此谢谢雪花先生的特意啦.查阅"农耕文化"与"儒家文化"并存而非对立,可见影响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文化具有农耕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结合作用呢,并非二者必居其一啊.顺祝你工作顺利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5/15 14:55:19
  • 来自:辽宁
  1. 55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回复  54楼(五张羊皮)的帖子

       哈哈,很爱很爱,我们的关于农耕文化与孔孟文化争论,也引起你的关注啦,谢谢你。可是你的网名为《五张羊皮》,却不知自何典故呀?有名篇《五人墓碑记》,有名人“五虎上将”,有戏剧《五女拜寿.》,有成语“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五大三粗”,实在是难得你这网名的秘诀呢。顺次请教。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6/23 10:21:33
  • 来自:辽宁
  1. 59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引用:原文由 东方白 发表于 2014-6-23 6:41:20 :拜读长知识、长见识谢分享。

     啊呀,您东方白先生乃当代名士呢,杨柳这篇小文能得到您的批阅,可谓幸哉呢。但不可用“拜读”二字令我汗颜啊。
     杨柳顺此祝福您东方白先生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