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历史典故 孔孟颜曾为何称呼一家人?

  • 铁朔
  • 发表于:2014/4/5 23:42:40
  • 来自:辽宁
  1. 27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以上是袁世凯在祭孔典礼上的照片,不可谓不尊儒道。而他建立的王朝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4 18:06:31
  • 来自:辽宁
  1. 26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楼(月光baiweirensheng)的帖子

哈哈,原来还有那个奥妙方法呢,这真是可谓: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呢。杨柳在此谢谢月光女士指导啦。一字尚且为师呢,何况您所执导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啊,于是您可堪称我杨柳的老师啦,并且当之无愧啊。再次致意您,感激您,祝福您。
[此贴被杨柳于2014-4-4 18:08:02编辑过]
(0)
(0)
  • 月光
  • 发表于:2014/4/4 15:39:40
  • 来自:辽宁
  1. 25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楼(杨柳)的帖子

你可以直接点“修改”,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4 13:12:50
  • 来自:辽宁
  1. 23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楼(杨柳)的帖子

更正:那样会造成社会动荡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3 9:58:38
  • 来自:辽宁
  1. 21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楼(龙翔寰宇)的帖子

     杨柳能得到您龙翔寰宇先生的高度评价,实在是情不自禁.喜出望外啦.这既是对我的勉励,也是对我的鞭策啊,谨此,杨柳由衷深深致意您——————————一向关注并促进喀左文化事业发展的令人敬重与仰慕的龙翔寰宇先生,精神愉快,工作顺利.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 17:07:06
  • 来自:辽宁
  1. 19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楼(铁朔)的帖子

铁朔先生直言敢谏,堪称忠臣.百家争鸣,有您一席.我敬佩您的高论,但是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孟文化得以流传,功不可没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 17:02:07
  • 来自:辽宁
  1. 18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楼(龙翔寰宇)的帖子

杨柳感激您龙翔环宇先生的推荐.本是闲谈,引起说法,可谓裨益啦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 16:59:44
  • 来自:辽宁
  1. 17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楼(草原211)的帖子

哈哈,杨柳感激您草原211先生的批阅.本是闲谈引起的话题,说起孔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程度啦.
您的儿时快乐时光令人感怀呢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2 16:49:33
  • 来自:辽宁
  1. 16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楼(铁朔)的帖子

哈哈,谢谢您铁朔先生的批复呢.大凡有作为得人成功,既有时世造英雄,也都离不开孔孟文化的熏陶感染呢,否则就不成功呢.孔孟文化堪称制国方略呀.黄巢没成功,李自成没成功,石达开没成功.呀.
(0)
(0)
  • 草原211
  • 发表于:2014/4/2 8:45:55
  • 来自:辽宁
  1. 15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长见识。
(0)
(0)
  • 铁朔
  • 发表于:2014/4/1 19:23:24
  • 来自:辽宁
  1. 13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杨柳 发表于 2014-4-1 10:36:07 :
       杨柳非常感激您铁朔先生对此文的批阅与论述。诚然儒家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并无姓氏之间的远近亲疏,但是,对于孔孟颜曾四姓氏家族来说,的确自古就有一家子说法呀,而且,孟、颜、曾,还有部分冉姓,也和孔氏家族谱排辈分占同一个字呢,由此可见孔孟颜曾一家子历史传说,由来已久,可信也可嘉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呢。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影视孔孟文化为主呀,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至今,孔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呢,历史上大凡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都和孔孟文化熏染陶冶相关呢。所以说,农耕文化不能算是影响中国文化的主体呀。如上之说,可否商榷?请铁朔先生给予批评。
四姓确实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是不争的事实,铁朔赞同老兄的说法,我在前面的说法只是对老兄文章的一点小小补充。
不过老兄提到了“大凡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都和孔孟文化熏染陶冶相关”,那我倒要请老兄猜一个谜了。请问老兄:在中国历史上,哪一类人物开天辟地、功高盖世,却又和孔孟文化的熏染陶冶没啥关系?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10:42:40
  • 来自:辽宁
  1. 12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事业 发表于 2014-3-31 11:16:22 :
学习了,我所知姓冉的辈份好像也排上了,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关系?
        杨柳感谢您事业先生对此文的批阅啦。孔孟颜曾一家子排辈一致,还有部分冉姓也是按照孔姓排辈占字,似乎感情上没有孔孟颜曾这四家族亲热。
       杨柳顺此衷心祝福您事业红火,精神愉快,工作顺利,合家安康。
[此贴被杨柳于2014-4-4 18:14:06编辑过]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10:36:07
  • 来自:辽宁
  1. 11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铁朔 发表于 2014-3-31 12:54:15 :
儒者先贤提倡坦坦荡荡、提倡推己及人、提倡世界大同,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并无姓氏间的远近亲疏。
四家独厚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即便是先贤的后代也难免曲解他们的学说;说明了事实上影响中国人行为的还是农耕文化,而不是儒家文化。
欣赏杨柳先生文章。
       杨柳非常感激您铁朔先生对此文的批阅与论述。诚然儒家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并无姓氏之间的远近亲疏,但是,对于孔孟颜曾四姓氏家族来说,的确自古就有一家子说法呀,而且,孟、颜、曾,还有部分冉姓,也和孔氏家族谱排辈分占同一个字呢,由此可见孔孟颜曾一家子历史传说,由来已久,可信也可嘉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呢。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应是孔孟文化为主呀,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至今,孔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呢,历史上大凡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都和孔孟文化熏染陶冶相关呢。所以说,农耕文化不能算是影响中国文化的主体呀。如上之说,可否商榷?请铁朔先生给予批评。
[此贴被杨柳于2014-4-4 18:11:51编辑过]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10:13:27
  • 来自:辽宁
  1. 9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楼(月光baiweirensheng)的帖

杨柳真诚感激您月光女士的批阅与勉励。此文参阅古典,加以删减,白话解说,使得我那两位同事拜服啦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10:09:06
  • 来自:辽宁
  1. 8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楼(云中飞龙)的帖子

      杨柳向云中飞龙先生致以深深谢意,感激您的批阅与赞誉。然而“博学多才”之评,令我汗颜啊。今后还的多承您的指教呢。您堪称历史文学家了呢:著述数《大燕烟云》,令人置身于古战场,仿佛看到夜幕下的刀光剑影啦。
(0)
(0)
  • 杨柳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4/4/1 8:59:10
  • 来自:辽宁
  1. 7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楼(枭雄)的帖子

哈哈,杨柳感谢您枭雄先生的批阅。此文的写出缘由,乃是同一个办公室两个同事分别姓孔和姓孟,午间闲论引起的孔孟颜曾一家子古典传说,问他二人,却乃不知底细,于是我给予解说,他二人哈哈大笑,且说:你外姓人竟然比我们一家子还了解呢。
这个历史典故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0)
(0)
  • 云中飞龙
  • 发表于:2014/4/1 7:38:59
  • 来自:辽宁
  1. 6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博学多才,欣赏!
(0)
(0)
  • 月光
  • 发表于:2014/3/31 16:20:24
  • 来自:辽宁
  1. 5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长见识!!
(0)
(0)
  • 女飞车
  • 发表于:2014/3/31 15:45:02
  • 来自:辽宁
  1. 4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圣贤之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楼主典故解说,可谓学识广博,故能解众人对此之谜。
(0)
(0)
  • 铁朔
  • 发表于:2014/3/31 12:54:15
  • 来自:辽宁
  1. 3楼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儒者先贤提倡坦坦荡荡、提倡推己及人、提倡世界大同,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并无姓氏间的远近亲疏。
四家独厚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即便是先贤的后代也难免曲解他们的学说;说明了事实上影响中国人行为的还是农耕文化,而不是儒家文化。
欣赏杨柳先生文章。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